2025-04-27 信息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4月25日,由历史文化学院、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主办的“红色文化大讲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名家讲坛”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帆教授,以“近代中国的中华民族认同”为题作讲座。
李帆在讲座中对“民族”概念进行了解析,详尽探讨了“民族”概念所具备的客观外在特征和“民族”概念的主观构成要素,并对西方近代民族理论的引入进行了系统讲解。他系统梳理了西方民族观念和民族主义思想,强调在众多思想家中尤以伯伦知理的民族主义理论最为人称引,并结合具体国情讲解了伯伦知理民族主义理论的具体内涵和理论适用性。李帆还深入探讨了“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与演变,对“中华”一词的起源进行多维度剖析,并对梁启超和杨度所持有的“中华民族”概念进行区分,指出清末立宪运动作为社会实践在近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历程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他对“大民族主义”和“小民族主义”两种民族观念进行比较,结合具体实例指出“大民族主义”观念既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又与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理论相调适。李帆对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系统梳理了不同时期孙中山的民族思想,并结合中华民国的法治建设进行具体分析,表示中华民族认同在五四运动时期和抗战时期得到了深入发展。
此次讲座不仅展示了近代中华民族认同的具体脉络,更强调了中华民族认同感对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李帆教授在讲座中关于研究问题的阐释与思考也启发广大学子在研究时要加强对重要人物的把握,并注重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