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山大

媒体山大

山西教育杂志官博 | 山西大学:让战“疫”大思政课更有味道

2022-05-10 信息来源:山西教育杂志官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在抗疫工作中,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积极拓展渠道、创新方法,将思政教育与抗疫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把现阶段中央确定的抗疫总方针与国情教育结合起来,把抗疫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等生动素材融入思政课教学,让战“疫”大思政课更有味道。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把抗疫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讲清抗疫大道理,首先要做到明道、信道,用道理夯实战“疫”思政课之基。

一手资料的切身感悟。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将广泛收集抗疫资料作为研究抗疫大道理的有力支撑。一方面,学院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投身抗疫一线,化身抗疫志愿者,用亲身经历感悟抗疫精神。学院教师虽然绝大多数受疫情防控要求限制足不出区,但有条件参与志愿活动的教师的累计时长仍达388小时。学院教师邓韬在学校家属区担任志愿者的行动被山西新闻联播、人民网以《“我是邓道炜的爸爸!”》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另一方面,学院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靖详尽介绍了她的援鄂抗疫和冬奥医疗保障经历,从理想信念的视角阐述了抗疫斗争的胜利及其现实启示,用援鄂抗疫工作者的所做、所为、所感作为鲜活素材,让教师们更加深刻理解“抗疫精神”的内涵。

学术共研的深刻启发。学院依托导师“导向导航导学”活动,举办“文瀛求是”系列学术报告会,以学术思想的碰撞为抗疫专题研究提供学理性启迪。一方面从制度优势的体现、制度自信的逻辑、衡量社会制度优越性的标准等方面深入阐述抗疫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另一方面,从全球疫情形势下的话语权重置、世界政治和经济生态的变迁、中国在发展中的思维策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问题意识等方面就我国的抗疫行动及形成的抗疫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研讨。

不同视角的显著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学术团队从本领域出发,探究伟大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有的团队探析抗疫精神与建党精神、长征精神的融合,有的团队研究历史时期的抗疫史实和经验启示,有的团队钻研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学院教师积极撰写抗疫相关文章7篇。在此基础上,学院鼓励师生产生更多抗疫系列宣讲作品,形成抗疫题材文集。

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要把抗疫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讲清抗疫大道理,不能简单地在课堂介绍抗疫素材,而是要把抗疫元素、抗疫精神与思政课内容有机融合起来,用集体备课,铸就战疫思政课之形。

主题导向鲜明。集体备课会上,全院教师围绕如何运用好疫情防控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将疫情防控的实践融入思政课教学这一主题,结合本学期正在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思政课程,从案例选择、内容讲授、实践感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交流,确保抗疫元素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山西教育》杂志社微信公众号以“讲好‘抗疫思政课’,传递抗疫正能量”为题对集体备课活动进行报道。

聚焦讲清道理。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首先就是突出一个道理,即“动态清零”总方针。在集体备课上,鲍善冰教授以中国抗疫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为主题,结合我国国情及疫情实时数据,深度剖析了西方社会“躺平”与中国“动态清零”的本质区别:从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看,我们有必要坚持“动态清零”;从经验和储备看,我们有能力做到“动态清零”。

展示别样精彩。针对各门课程的特点,思政课教师确立了不同的讲授重点。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中国抗疫精神形成与历史渊源出发,以中央苏区的抗疫实践为例,阐述抗疫精神的历史渊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践行伟大抗疫精神”为重点,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旨归等方面对抗疫精神进行专题式学理阐释。《形势与政策》以山西大学的抗疫行动与感人事迹为案例,为学生讲授“山大抗疫”的精彩一课。

沟通心灵,启智润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把抗疫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讲清抗疫大道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用真情实感贴心讲授,实现战“疫”思政课之本。

贴近学生,坚定必胜信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以“面对疫情,我们大学生怎么办?”“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同学们对身边发生的哪些感人至深的人和事印象深刻?”“伟大抗疫精神给予你什么样的启示?”为题讲授云端战“疫”思政课,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冷静思考、理性辨析网络信息,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

注重史实,感悟抗疫精神。思政课教师通过梳理我国不同时期抗击疫情的不同史实,让学生通过古今对比,了解中华民族的抗疫智慧,感受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传统美德。同时,让学生以共抗疫情的切身经历和饱含大爱的集体记忆,用心感受祖国的伟大,自觉树立家国情怀,切实把课堂教授的内容、观念、价值转换为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关照现实,丰富思政课堂。在讲授课程的同时,广大教师注重结合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将思政课堂延展到抗疫实践,实现思政课与抗疫工作的双向融合。有的教师在教学之余,拉杂式与学生聊学习、生活,观察他们心理上的变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勉励大学生要学懂历史,要思辨、慎独、尊重、健体;有的教师发挥自身特长,拍摄抗疫小视频,传播着抗疫正能量;有的教师指导学生撰写抗疫专题文章,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感悟抗疫精神。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而生动感人的身边故事则是鲜活的思政教材。思政课教师就是要用好这些鲜活教材,讲好战“疫”思政大课,把抗疫成效转化为思政育人成效,引导广大师生从抗疫的生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更好发挥思政课培根铸魂的关键作用。

相关链接:山西大学:让战“疫”大思政课更有味道

新闻导航

山大要闻
图片新闻
教学科研
基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