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

以墙绘美化乡村,用脚步丈量红色征程——美术学院组织团学骨干赴临汾隰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2025-06-30 信息来源:美术学院

6月25日至28日,美术学院团委组织团学骨干赴临汾市隰县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墙绘艺术赋能乡村美化,以实地研学传承红色基因,通过文化浸润与精神洗礼的双重实践,为隰县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图片 1.png


墙绘绘就乡村新景,艺术激活文化基因

在隰县牛家沟村,美术学院师生以墙面为画布,以色彩为语言,结合当地风土人情与历史底蕴,创作了一系列主题鲜明、风格多元的墙绘作品。作品或以田园风光展现生态之美,或以民俗故事传递人文温度,或以现代设计融入传统元素,将原本单调的墙面转化为展现乡村文化、凝聚村民认同的“露天艺术馆”。



墙绘活动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以低成本、高灵活性的改造方式,为村落赋予新生。大家深入挖掘隰县地域特色,避免同质化设计,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让墙绘成为连接乡土记忆与现代审美的桥梁。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既提升了乡村“颜值”,也激发了村民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成为促进邻里交流、凝聚社区力量的新载体。

研学现代农业,感悟乡村振兴新动能

实践期间,美术学院“三下乡”团队还走进隰县玉露香梨超级工厂,参观现代化农业生产线,了解科技赋能下的梨果种植、加工与品牌打造全链条。这里有全球首台隰县玉露香梨智能化分选流水线,采用数字选果、三维成像、多重分选等先进技术,从智能温室到冷链物流,从标准化生产到文旅融合,让师生们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中产业创新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将用文化点亮乡愁,用创新激活传统,未来用行动书写家乡土地的新故事。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革命精神血脉

美术学院“三下乡”团队实地探访隰县国家黄土地质公园、决死二纵队司令部义泉村旧址及晋西南省委驻地等红色教育基地。在黄土地质公园,师生通过地质变迁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织;在革命旧址,一件件文物、一页页史料重现了抗战时期军民团结的壮阔历史。团队邀请了当地党史专家开展微党课,通过“沉浸式”学习,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青春赋能乡村,实践书写担当。此次“三下乡”活动是美术学院深化校地合作、践行“艺术服务社会”理念的生动实践。墙绘是文化的载体,红色教育是精神的灯塔,通过开展此次“三下乡”活动,引导青年学子从专业的视角为乡村振兴赋能,发挥专业所长,为乡村注入美学价值。通过探访工厂车间、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全景式、沉浸式了解产业创新,让师生在田野中读懂中国,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从笔尖的墙绘到脚下的红色热土,美术学院的师生们以青春之名,在隰县大地上书写文化传承与责任担当的篇章。这场实践不仅为乡村留下看得见的美丽,更在青年心中播下了扎根祖国大地、服务人民的种子。

责编 | 瑄   瑄

二审 | 范艳华

三审 | 张   捷


新闻导航

山大要闻
图片新闻
教学科研
基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