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0 信息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12月19日至20日,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陈良怡、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刘庄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杜世萱研究员应邀来校作学术讲座。该系列讲座由化学化工学院主办,化学学科教师和学生现场聆听讲座。
陈良怡教授介绍其团队的研究成果
陈良怡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超分辨成像技术领域取得的突破。十年来,陈良怡教授团队致力于开发一种活细胞成像方法,通过摩尔纹斑效应和结构光成像技术,实现了超分辨图像的识别与生成。该技术的关键创新在于结合病理学,利用Viti技术进行三维测量,无需标记即可观察细胞内动态结构,如线粒体。这一成果首次将细胞器变化与遗传罕见病患者的病理状态相联系,为这些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陈良怡教授团队还与2014年诺贝尔奖得主埃德莫斯教授合作,研究大脑中的GPS网格细胞,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应用。目前,该技术已产业化,国内销售30台设备,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等地大学。这一成就不仅提升了我国在高端生物医学成像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力,也显示出未来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革命性变化。
刘庄教授介绍其团队的研究成果
刘庄教授讨论了肿瘤治疗的多种策略,包括局部治疗、放射性药物、放疗、免疫治疗项目、微环境影响、生物材料技术等。刘庄教授还探讨了微环境对免疫疗法的影响,提出了调控微环境以增强免疫识别的策略,并讨论了个性化疫苗的挑战。他在讲座中回顾了碳纳米管的光热效应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讨论了光治疗的局限性,提出结合核素标记和免疫佐剂的新治疗方案;分析了新型肿瘤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和免疫反应对疗效的影响,分享了通过微球技术调控肿瘤微环境以提升治疗效果的研究,并探讨了肝癌治疗的多中心政策研究和微环境调控的栓塞及免疫治疗。会议内容涵盖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帮助在座师生进一步明晰肿瘤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杜世萱研究员介绍其团队的研究成果
杜世萱研究员着重阐述了表界面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团队在表界面诱导/增强的新奇物理化学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超导、拓扑磁性、催化活性等。其团队运用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固体表面低维结构的选择性组装和固体表面功能分子的选择性活化,解决了低维材料及其表界面结构设计与预测的科学难题。团队通过自主开发的拓扑缩放算法与一系列筛选标准,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机器学习模型,旨在高效定量筛选潜在的介电体。借助主动学习框架,团队从Materials project数据库成功挖掘出49种实验上尚未报道但极具潜力的范德华介电体。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系列范德华介电体候选清单,还建立了一个用于高效筛选介电体的机器学习模型,极大地促进了二维场效应晶体管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拓展。
在讲座结束之际,与会教师与三位专家就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和课题选择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专家们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逐一给出了意见建议。
个人简介:
陈良怡,北京大学博雅特聘、长聘教授,新基石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副主任,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为在不同的时空尺度研究糖尿病相关的胰岛素分泌调控,发明了一系列的高时空分辨率生物医学成像的可视化手段,包括高分辨率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海森结构光超分辨显微镜,活细胞双模态超分辨率显微镜,发明基于新数学原理的稀疏解卷积超分辨率成像算法,实现活细胞成像中分辨率最高(60nm)、速度最快(564Hz)、成像时间最长(>1小时),也能够实现跨尺度多模态超分辨提升。工作获得“2021、2023年度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Light10)”等奖励,并两次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商品化超分辨率显微镜和微型化双光子销往国内顶级科研机构,解决高端显微镜的卡脖子问题,2022年销售过亿元,完成从基础理论创新-新技术方法-生物医学应用-商业转化-推动领域前进从而产生社会价值的闭环。
刘庄,苏州大学教授,国家级人才,是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RSC Fellow)、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会士 (AIMBE Fellow),担任生物材料领域旗舰期刊Biomaterials杂志副主编和十余个国际主流期刊编委。刘庄教授团队专注于生物材料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论文总引用超过9万次,H因子165。获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Biomaterials Science Lectureship等学术荣誉;承担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等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2015年起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材料、化学);任2019年起积极推动自主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转化,多个项目进入早期临床研究阶段。
杜世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纳米结构及其器件的理论计算研究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岗位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为:固体表面纳米结构的组装机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新型低维量子体系的理论设计与物性研究;低维纳米结构及其器件构造机制与物性。发表SCI论文330余篇,相关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十大重大创新成果、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等。曾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谢希德”物理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