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7 信息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5月14日,山西大学120周年校庆自然科学系列讲座在线上举行。暨南大学李丹教授作了题为“Coordination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 from structural complexity to functional diversity”的学术报告。
李丹用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事例引出“配位超分子材料结构的多样化”和“配位超分子材料功能的多样化”这两个主题,系统介绍了配位超分子材料通过超分子作用、配位作用和动态共价作用等自组装驱动力调控形成多样化分子结构的过程,同时通过生动的图文实例和视频介绍了配位超分子材料的制作抗癌药物、制作电池、轻烃分离、气体检测等功能。
在提问环节,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高利珍就吸附机理与太阳能电池的原料两个问题与李丹进行探讨。通过聆听李丹教授的讲座,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个人简介:
李丹,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中国化学会理事,广东省化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材料学会常务理事。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汕头大学李嘉诚基金会卓越教学奖,暨南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从事超分子配位化学的研究,致力于超分子配合物及其聚集体的合成组装、结构形貌和发光传感、吸附分离、手性、储能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国家973计划(课题组长)等,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如Nature,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Rev.等发表学术论文26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