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科学文化焕生机 学科建设再启程——科学技术史研究所举办系列讲座

2022-06-28 信息来源: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文字:赵云波 王凯 吴双 王一茹

近日,为推动学科建设、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学术水平、展现新时代山西大学新面貌,科学技术史研究所举办了系列讲座,共邀请35位知名专家以线上方式开展主题报告,参与师生近万人次。


大家名家齐登台  三晋文化结新果

系列讲座受邀专家达到全国科技史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全覆盖,还邀请到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及多位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科技史组召集人和秘书长。

受邀专家的学术报告展示了精深的研究成果、分享了独到的治学经验,不少专家将尚未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报告内容,且多位专家的讲座围绕山西历史文化、山西大学校史展开。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教授报告主题为“山西大学与中国近代矿冶发展”,从中国近代矿冶业发展、中国近代矿冶教育、山西大学的矿冶系科和山西大学矿冶系贡献等方面回顾了山西大学对中国近代矿冶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史博士点负责人杨小明教授结合收藏的珍贵史料,对清代山西学者安清翘的生平及学术成果进行了系统解读、讲座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东华大学仪德刚教授通过考察山西忻州九原岗北齐壁画中的弓箭射具,讲解古代科技史研究中书生传统携手工匠传统的重要性。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韩炳华研究员基于大遗址和聚落考古理论,从广义城市的视角对晋阳古城进行考察,为今后考古及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博古通今梳脉络  中西会通开新枝

学科史是科技史的基础研究领域,系列报告涉及了数学史、物理学史、天文学史、生物学史等,充分展示了国内学科史领域的前沿动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邹大海研究员的报告以“均输”为切入点,并将丰富的传世文献、考古文献,特别是新发现的简牍文献作为史料依据,运用外史与内史结合互证,就“均输”在上古时期的发展、性质、来源及流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田淼研究员从被人们所熟悉的“零不能做分母”这一基本常识引入主题,讲解了“贵荣关于零比零的讨论”。东华大学邓可卉教授从古文献中探寻天文学的起源与特点,对古代天文测量、异常天象记录、天人感应学说、宇宙论思想及历法测算展开详细解读,进一步阐发古代天文历法的星占学特点及其天文文化现象。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教授对“在巴斯德和科赫建构的细菌致病学说盛行的时代,电子显微镜尚未问世的情况下,病毒究竟是怎样被发现的?”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电子科技大学万小龙教授对模态逻辑作了介绍、对模态逻辑的真值函数系统SF与非真值函数系统SFE的严格等价的阐述、对非真值函数式簇对于必然算符等价的介绍、以及解读了关于标准语义的去冗等价,是当代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哲学的重要研究成果。

交流与传播推动了学术的发展,科学史研究越来越聚焦于全球化及跨文化、多维度及交叉语境的研究,科学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浙江大学韩琦教授以宫廷帝师耶稣会士安多在康熙朝的科学活动及其贡献为主题,深入考证并运用中西珍贵文献,全面展现了安多在康熙时期所开展的各项科学工作,并对其工作的价值进行了科学评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石云里教授通过对首部中文望远镜著作《远镜说》的剖析,认为该书并不是早前学者所认为的一部译著,而是一部针对中国读者而重新策划和编纂的著作,进而得出结论:明清之际的大部分西方科技汉籍应该是通过类似方式编纂而成,而不是简单的翻译作品。北京大学张藜教授以“科学—外交”的视角考察了葛德石和李约瑟在战时中国的不同经验,报告选取了葛德石作为观察战时美国援华项目的窗口,并与同时期在华开展类似工作的李约瑟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科学外交方式带来的不同的命运。西方科学东来的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科技的转型,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树剑教授报告题目为“穴位解剖的建立与近代身体知识的转型”的报告,以中医解剖学的发展为中心,指出中医学对人体知识的认知与现代医学有诸多不同之处,这突出表现在我们常称为“穴位”的知识上。通过张教授的解读,听众对诸如针灸等中医学专业概念有了更新的、更深刻的理解。

中国科学近代化、本土化一直是学界的关注重点,实际上,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同一时期,中国传统科学也有着中学西渐之面,北京大学张大庆教授从中医初传至美国及其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中西医论争、中医健康观念的传播等方面分析了中医在美国境遇变化及其原因。


工程技术新世界  文明演进叙古今

工程技术史主要研究人类工程技术活动的起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探讨影响技术发展的各种历史因素以及工程技术对人类文明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在技术史方法层面,广西民族大学吴致远教授基于对技术发展的进化性、连续性、区域性和多线性三个基本认识,提出了技术圈、技术层、技术剖面三个概念,并指出其在技术的社会史研究、技术的跨文化研究以及技术史方法论等方面具有明确的指示性意义,有助于推进技术史的“立体化”研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烈研究员以晚晴民国时期德国兵工技术为代表的西方知识在我国传播受限为例,探讨中国在仿制毛瑟枪与克虏伯炮的过程中,创新的尝试难以为继,其受限互动凸显了新知识本土化与适应性知识的重要意义。内蒙古师范大学段海龙教授以技术史视野对铁路史展开研究,以张家口车站的选址、机车修理库的技术特点、京绥铁路的部分还原为例,体现了技术史视野下的铁路史研究,有利于解决铁路史中的诸多关键问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教授以北方氐羌民族为中心,阐述北方寒冷气候影响下各民族不断向南迁徙和向东扩张的历史事实,揭示气候作为一种重要影响因素,以及铜的使用怎样在历史上推动欧亚大陆东部的发展,特别是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思想润物细无声  精神无形价无穷

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科学思想有其深刻而特殊的历史烙印。汇聚于当今时代,科学思想已经成为科技与人文的精神内核,也逐渐成为发展人类智识的动力与源泉。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教授以“轴心时代中国与古希腊科学思想比较”为主题,指出中国与古希腊的科学思想各有特点,但也有许多相通之处。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生,更多原因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机遇造成的结果。中国科学院大学刘晓教授以“遗风余泽 慧心灵性——图像里的何泽慧”为主题,通过展示何泽慧先生的大量照片,回顾她的成长环境和献身核科学的历史,展示其多彩丰富又充满曲折的一生,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复旦大学施郁教授的报告以吴健雄先生工作经历的梳理为切入点,围绕吴健雄先生在正负电子湮灭与量子纠缠、宇称不守恒等几个领域的重点研究工作展开,同样富含科学精神。


科技考古溯来路  华夏文明显魅力

现场勘探、年代测定、动植物及人骨分析、陶瓷与金属器物研究等现代技术方法极大推动了考古工作,在拓展考古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增添了新的考古研究领域。景德镇陶瓷大学郑乃章教授以明代官窑为例,在分析明代官窑的工艺研究成果后,凝练出其中有关高岭土、瓷石、釉灰、坯料、釉料、铜红釉、黄釉和窑炉及烧成等的技术重构,指出以科学思维和技术测定进行人们可以理解的技术重构是陶瓷技术史更为合理且科学的研究方法。景德镇陶瓷大学张茂林研究员围绕景德镇瓷业的起源时间、其工艺技术的源头和瓷都地位的形成因素等方面论述了唐至宋代景德镇制瓷工艺技术的演变。北京科技大学陈坤龙教授围绕中国冶金起源与早期发展、商代青铜冶铸生产的技术特征与区域互动等问题,梳理该领域近期的研究成果,探讨中国早期铜冶金生产本土化的历史进程、中原青铜冶铸体系的形成等问题。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教授通过回顾其考察左江花山岩画的历史与研究经过,说明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分布、图像、历史与现状,并对其所涉及的“八个谜题”与岩画中所蕴藏的技术和文明信息一一“揭秘”,对传统工艺的挖掘、保护与现代开发进行研究,使其在当代社会中充分发挥价值。


对接需求重服务  阔步走进新时代

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就全球视野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工业变革蓄势待发,重大科学发现与颠覆性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国家间的科技竞争更加激烈。可以说,人类整体进入了一个新的竞争激烈的科学时代,各个国家都在积极谋划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科技战略规划成为一门专门性学问,也是科学技术史具有特殊优势的研究领域。中共中央党校赵建军教授的学术报告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哲学意蕴出发,介绍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系统阐释了如何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海交通大学李侠教授从政策制定的角度,阐述当政策目标与受众偏好不一致情况下如何更加科学地制定人口政策,围绕这一主题,李教授从三部分进行了分析:政策制定理论分析、中国人口政策制定、分析和总结,是对科技政策的回顾与反思。以史为鉴是史学的一项重要使命,中国古代作为农业大国,积累了丰富的农学知识和气象记录,很多内容对当今建设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惠富平教授以在当今黄河历史文化研究的时代背景之下,从黄河十二月水名体系的形成、物候渊源与水势反映以及水汛、河汛三方面展开论述,是水利史与气象史的交互。南京农业大学卢勇教授从传统农业的特点切入,基于“环境—农业”的双向视角,厘清了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变迁过程中特色农业的演进脉络与逻辑机理,是农学史与环境史的交融。


学理深邃知无尽  方法迭代启新智

在我国,开展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学术脉络至少可上溯至乾嘉汉学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技史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果,对于打破中国人在做科学方面不如西方人的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科学史学科化起于20世纪80年代,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科技史学科本身也已经积淀了值得研究的史料。清华大学冯立昇教授从李俨和钱宝琮两位先生诞辰130周年切入,以珍贵的一手文献梳理和回顾了中国数学史学科建设历程和重要成果,呈现了数学史作为中国科学史中最早形成学科体系的分支领域的重要地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咏梅教授回顾了20世纪初至今,百余年间少数民族科技史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少数民族科技史从无到有、从初创到成熟的历史演进脉络及其学科建制化的完善过程。

中国科技史学科建设中代有新成果涌现,得益于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西北大学曲安京教授结合其近十年来在考古学与科学史方面的实践,从学理与方法层面提出了“数理考古”理念,并建议认为这是与“科技考古”并列成为现代考古学乃至历史学的两个重要的辅助分支。清华大学刘钝教授以在剑桥大学和李约瑟研究所保存的霍尔丹与李约瑟的通信为切入点,从历史事件背景、信件材料和编史学问题三方面探讨通信中提到的“三足鼎”计划幻灭的原因,旨在向我们说明非西方文明的编史学问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研究员以若干专家的机械史研究为例,从研究路径、文献阐释、复原研究、田野调查、微观辨析和宏观叙事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多维认识问题。广西民族大学容志毅教授在“三重证据法”的基础上倡导“实证数据”法,将原有的三重证据扩展为四重证据,并提出“四重证据法”之说,希望有助于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建设。

5月5日适值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正是茁壮成长的阶段,当天,我们拉开了系列讲座的序幕,也希望系列讲座可以枝繁叶茂,收成喜人。5月21日进入小满,我们举办了第16、17场讲座,正是讲座至半,小得圆满。6月11日举办了此次活动的收官之讲,正在芒种节气中,与“夏收夏种”相契合,一方面是此次系列活动暂告一段落、圆满收官,也预示着后续活动也正在酝酿,花开有时。

新闻导航

山大要闻
图片新闻
教学科研
基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