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我校第一期国画、漆艺美育技法工作坊圆满结束

2022-01-12 信息来源:教务处 美术学院 文字:孟美荣 庞卓赟

近日,我校为期一个月的国画、漆艺美育技法工作坊落下帷幕。来自不同学院的30余名学生,一起走进中国画,通过白描花卉、永乐宫壁画线描等练习,体验人文自然情趣和诗意审美意境;一起触摸漆艺,通过素材收集提炼、刻制转换,感受独特艺术表达精湛非遗技艺,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美育技法工作坊”是一项集群体性、体验性、互动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美育类现场展示项目,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展示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项目。一方面强调体验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艺术创作的过程;另一方面展示、传承传统文化艺术,不仅框定了具体内容,而且被赋予传承使命。



我校美育技法工作坊以探索“文化自信”为基调、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多学科融合,整合美育资源,面向全校开设丰富多彩的美育课程。工作坊聚焦艺术鉴赏、非遗传承、文化创意三个部分并相互关联,常态化邀请美术馆、博物馆、美术家协会、艺术机构、民间非遗传承人等社会专业人才进驻工作坊,推动学生自我美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工作坊通过轻松愉快、开放而自由的师徒教学模式,将美育教学内容融入艺术实践和个性化创作活动中,大家一起分享丰富优质美育资源,一起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在提高学生艺术兴趣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以更积极阳光的精神状态面对学业、面对生活。

2021年以来,我校启动美育教育综合改革,教务处协同相关部门制定了《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教育总体实施方案》,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将美育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更新美育课程资源库,共开设27门美育通识课,丰富优化了课程资源。在校本通识课中开设了《戏剧中的山西印象》《印象山西•发现民俗之美》《山西民歌概况及欣赏》等15门“感知山西”系列课程,挖掘山西教学资源,建设具有区域与山大特色的美育类课程。因地因校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的艺术实践活动形式,逐步构建“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美育教育课程体系。

艺术教育活动作为学校美育工作的载体,将全心全意助力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提升,更好地服务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展现大学生精神面貌和青春风采构建广阔舞台。

“我是物理学专业的学生,一直以来与艺术没有任何交集,通过选修这门通识课,我开始懂得如何鉴赏中国画,并学会用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发现美的存在。”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王晨怡讲道,在这个课程中,两位老师讲课经验丰富,深入浅出。对于毫无基础的我来说也理解得非常轻松。使我不再局限于本专业的认知,丰富了知识面。希望日后还有机会上此类型的课。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胡锦塘讲述了他的学习收获:“在选课的时候看到了漆艺,便认为这代表一种中国传统的东西,所以我当时就一个想法:一定要去了解它,学习它。在课程当中,在两位老师和学姐的帮助下,了解了什么是漆艺,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漆艺操作的知识。在这个课程当中,我接触到了刻刀,调颜料,搭配色彩等相关知识。除此之外,在操作过程当中,也会认识很多新的朋友,大家互相帮助,为了各自的作品共同努力,这是我好久没有看到的纯粹的东西。老师和学姐是真正的师长!”初民学院林扬渊是文科试验班的学生。他讲道,在简单了解了国画的基本知识后,申健老师向我们重点展示了蒋兆和等大家的“写意画”,内蕴于其中的精神境界恰与赵晓丽老师所强调的“赤子之心”不谋而合——一种“天真”的“崇高”显现。“天真”指涉的是主体能够从外界表象中抽离出来而回归纯粹之自我,于是落于纸笔处的“崇高”便不在于粉饰外在形象的繁缛与堂皇,反而是淡去形式,阻截对功利性的追逐,由内在生发出对人类本真的普遍情感的关怀。接下来的实践课上则更多的是对基础技法的练习,通过对简单花卉与永乐宫人物的勾线临摹,我们初步掌握了中锋用笔的技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我们由国画的门外汉得以一窥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面貌,也让我获得了专业课之外的美学认识。

新闻导航

山大要闻
图片新闻
教学科研
基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