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山大

媒体山大

山西日报 |“百亿工程”为教育强省建设蓄势赋能

2024-10-17

60248_acaf20ad-fd6e-4f6b-8665-076487b1b231_l.jpg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高等教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的战略支撑,锚定教育强省建设目标任务,前瞻性布局高质量教育体系,高标准推进教育现代化,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目标是要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新高地。”2023年,我省以超常规举措、超常规力度启动实施高等教育“百亿工程”,省教育厅厅长马骏表示,“工程投入‘不撒胡椒面’,坚持重点投、投重点的原则,支持高校对标一流、汇聚优势、发挥特长、勇攀高峰,在各自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上发力,在服务全省重大战略的领域使劲,争取实现人才团队、学科专业和创新平台从‘高原’到‘高峰’再到‘顶峰’的跨越。”

强化支撑,持续投入助力提质增效

2017年,我省推出推动高校振兴崛起的“1331工程”,每年投入3亿元,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2023年启动的高等教育“百亿工程”,3年投入100亿元,围绕立德树人、布局优化、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等6个方面实施20项行动,全面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吹响了全面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蓄势赋能的号角。    “我们一次就把3年的钱规划完了,省人大预算报告一过,钱就直接支付了。”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感受到了“百亿工程”的力度和速度,“建设出成效,马上就奖励”的大手笔投入,为高校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    我省举全省之力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倍增,“双一流”建设学科“由1至3”、A类学科“破0进3”,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容。    “百亿工程”重点支持8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尤其是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所“双一流”培育高校,4所高校投入经费占工程经费的近80%,工程80%的重点任务集中在4所高校,所有工程经费80%集中在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百亿工程”还专门设立了10亿元的揭榜挂帅经费,其中80%重点支持人才团队建设。    2023年11月22日,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员徐明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省教育厅立即启动完成“百亿工程”揭榜挂帅项目认定工作,支持经费5000万元。    “以前是缺钱,看中了的高层次人才,也只能空想想;现在是手握重金去寻找合适的人才。”中北大学党委书记张晓永感触很深。    在“百亿工程”的支持下,全省高校共培育引进国家层面创新领军人才33人,引进青年博士2000余人,全省本科高校专任教师博士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全省高校国家层面高层次人才增量创历史新高。

着眼内涵,优化布局提升整体实力

2021年,省委作出将山西师范大学整体搬迁到太原的决策。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转设为省属理工类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并于今年3月15日正式揭牌成立,至此,全省11个设区市实现独立设置本科高校全覆盖。    “师大迁址太原办学、师大现代文理学院转设是省委和省政府作出的系统性战略部署和配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从整体和长远来看,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吸引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及更好服务教育强省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山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殷杰表示。    目前,我省高校理工科专业占比达54%。省教育厅从2017年开始,便大力淘汰“低质、过剩、错位”专业,加快推动高校专业整体优化调整。截至2023年底,撤销本科专业19个,申请撤销本科专业87个,新增本科专业58个,其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的特设专业42个,全省新兴、应用型本科专业占比达到63%。    2019年12月,太原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揭牌,标志着我省学科学院优化调整启动。与以往成立基础学科学院不同,此次调整围绕产业社区,以特色学院、产业学院为最终方向,突出应用导向。    今年,山西中医药大学通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束了我省连续20年未能突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历史。山西大同大学、长治医学院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运城学院通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专家核查及评议,填补了晋北、晋东南、晋南地区硕士学位授予高校的空白。    我省坚持以分类推进高校发展为总牵引,统筹推进“双一流”大学和应用型高校建设,深入推进高校布局、学科学院和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实现整体性重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奋力贡献,强化研发服务地方发展

2023年7月,在北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NMMI)年会上,山西医科大学李思进教授团队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脑科学研究重器——核磁光电一体化大型脑成像装备,进行了新技术推介并成功完成临床首次显像,实现了世界五模态脑成像设备“零的突破”,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山西力量”。    “如今‘百亿工程’又送来了‘东风’。”该校核医学学院教师王红亮说,“我们打算用‘百亿工程’资金引入先进影像软件,为学科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助力。”    2018年以来,我省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8个;两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科技成果首次入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太原理工大学参与重组的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山西大学“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入选首批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定位清晰、布局合理、梯次衔接、富有活力的创新平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2023年5月,山西大学教授程芳琴团队与吕梁市兴县签署电解铝废渣资源化高值利用技术许可合同,合同金额达4600万元,刷新了该校科技成果转化、吕梁校地合作项目单笔金额纪录。    2023年12月,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李青山团队自主研发的糖尿病肾病国家1类新药LM49片科技成果转化协议签署,转化金额达1.1亿元,是山西原创新药的历史性突破、山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里程碑。    如今在山西,强化校地、校企合作,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创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通过有组织科研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正如火如荼。


相关链接:“百亿工程”为教育强省建设蓄势赋能


新闻导航

山大要闻
图片新闻
教学科研
基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