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山大

媒体山大

山西国际传播中心  | 体验拓印、木版年画,国际友人嗨唱“桃花红杏花白”

2025-01-23


1月22日,由山西国际传播中心联合山西博物院、山西大学推出的小年特别直播“非遗春节世界享——博物馆里过大年”于9时15分开播,来自土库曼斯坦的郭莎(GOJAYEVA BAGUL)和刚果金的高明(MUTANGAY JESTEBEN BENI)开启了非遗春节“初体验”,刚出手,就遇到了“小孩儿哥”的热心介绍。


1.jpg


“这位小朋友说得很对,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形式,年画中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守门将军’的门神雏形。今年是蛇年,咱们今天制作的是有蛇元素的‘蟠蛇纹当卢陶范’。”山西博物院工作人员王佳一边刷墨,一边讲解,引导两位国际友人亲手制作年画。

制作时,郭莎询问:“当卢陶范的用途是什么?”王佳解释道:“当卢是系在马额头中央部位的饰品,通过额带固定在马鼻革与额革交接处,主要功能是用于装饰和防护的马具。这件当卢陶范就是铸造铜当卢所使用的模具。”


2.jpg


高明是山西大学研二在读生,在中国生活6年,对中国文化仍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印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传拓是一门千年古技,早在隋代以前已经用于摹写碑刻,它曾是图像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被誉为‘中国最古老的印刷术’。”现场老师娓娓道来,指导两位国际友人拓出“蟠蛇纹镂空鼎”。

“每一个图案里面都有故事,都有文化,我一定要把中国文化、中国故事分享给我们国家的人。”郭莎小心翼翼保存起自己的“成果”。

直播活动最后,两位国际友人打卡集章,欢笑中,大家让高明秀一把才艺,小伙子即兴开嗓,“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我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呔……”一首山西民歌,让高明唱得婉转动人,引得现场掌声响起,参加活动的人群中,也有人跟唱和声。

从古老的非遗技艺到悠久的年俗文化,这场直播体验,让两位国际友人被中国非遗成功“圈粉”,也反映出极具艺术价值和独特文化内涵的中国非遗,为外国人感受和了解中国,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相关链接:体验拓印、木版年画,国际友人嗨唱“桃花红杏花白”

新闻导航

山大要闻
图片新闻
教学科研
基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