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6
山西大学今年4月成立了师生综合服务中心,教务、招生、就业、外事等处室的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走进中心,“一条龙”服务师生
3分钟拿到成绩单
在山西大学初民广场东侧,商学楼二层大厅通透宽敞,乳白色的墙上镶嵌着蓝色的校徽,“山西大学师生综合服务中心”几个大字清晰而醒目。
记者采访时,山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李玉格正在办事大厅的自助服务区打印成绩单。只见她刷了一下校园一卡通,点选了几个按钮,不一会儿就拿到几份成绩单,整个过程用时不到3分钟。成绩单上盖有学校相关部门的公章,可以此评定奖学金或申请就业等。她心里非常高兴。
山大在校生有3万名左右,专任教师2000余人。如何解决师生“办事难”“程序多”等问题,切实服务好师生?该校党委以全面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多方取经、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在“做”上见真章,于2016年4月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了师生综合服务中心。中心的成立,旨在有效整合学校党政部门的服务及管理职能,优化审批和办事程序,为师生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以前办出国手续很麻烦,要到校内多个部门签字盖章。如今线上、线下两个服务平台都可轻松办理,真是太方便了。”在办事大厅11号外事处窗口,该校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李剑锋老师顺利拿到已办好的出国手续后感慨地说。
46事项“一窗办”
“师生综合服务中心是网上办事系统和实体办事大厅两部分有机结合的服务平台,当前入驻部门13个,共设19个办事窗口和工位,工作人员20名,可集中办理各类事项46项。”中心负责人李智斌介绍。
李剑锋说,原来办理出国手续时,要先到外事处领取纸质申请表,再到若干部门审批盖章,有时要跑很多趟才能办好,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是一件让人非常头疼的事。
对于像李玉格一样的学生来说,过去想拿到一份盖齐各相关部门红章的成绩单,往往要带齐各项资料,跑上好几个不同部门,而这中间状况百出,比如某个资料没带、不合格,再往返补充或拿资料,比如某个部门办事人员正好不在,等上一会儿甚至若干天的情况也不鲜见。
“现在仅在网上办事大厅一个窗口提交申请,然后等着拿办好的手续即可,中间的审批程序由各职能部门在后台进行流转。”如此删繁就简的改革,让李剑锋由衷赞叹。李玉格也非常满意:“学校真正做到了 求真至善 ,做到了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记者在师生综合服务中心看到,500平方米办事大厅窗明几净,高素质的窗口骨干、标准化的办事流程在此间顺利流转。据介绍,中心在工作中重点推进和体现“三个一”,即“一网清、一门进、一窗办”。“一网清”是指网上办事门户,使师生办事信息不再碎片化,实现信息系统公开;“一门进”指实体办事大厅,让师生办事不再多部门跑,实现办事窗口间流转;“一窗办”指办事大厅的服务窗口,为师生办事程序不再多,实现办事一窗进出。
让行政回归“服务”
“中心的宗旨是 师生为本,需求至上,全心全意服务师生 ;目标是实现 一站式 办公和 一条龙 服务。”李智斌表示,“这500平方米大厅承载了全校师生方便快捷的新需求,打开了一扇学校党政密切联系群众的窗口,标志着学校立足师生的新机制、新体制初步形成,管理服务更加规范科学,办事流程更加系统完善。”
“开成绩证明、学籍证明、办理校园一卡通等事项看似不大,但在3万在校生的基数下也相当繁杂。学校在办事大厅实现自助打印、一窗办理,这些服务看似微小,却是学校机关职能规范、服务程序简化、工作作风改善的反映,深受学生们欢迎,值得肯定。”一位正在办事的老师竖起大拇指。
中心成立至今,已审批各类事项35400件,接受咨询11205人次,自助成绩和学籍打印6531件,日均审批和办理事项300余件。通过改变行政审批和办事模式,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师生们的普遍认可和一致好评。
据介绍,中心办事大厅试运行以来,还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配置了网上查询专用电脑、总咨询台、办事指南水牌、多处导引牌,以及举报箱、意见箱等设备,进一步朝着“全心全意服务师生”的目标迈进。下一步,将逐步整合面向师生的服务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线上、线下两个流程,畅通线上、线中、线下衔接,实现“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前台一个窗口,后台一体运行”,形成“部门围着窗口转、窗口围着师生转”的良性工作局面。
山大党委书记师帅表示,师生综合服务中心是展现机关各党支部形象的窗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希望把师生综合服务中心办成一个集中式受理、协同化办理、智能化运行的办事机构,办成师生满意的民本工程、职能优化的贴心工程、对外出彩的窗口工程、规范权力的阳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