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4 信息来源:宣传部 教务处 相关学院 文字:蓝匀 瑄瑄
音乐表演专业:变舞台为讲台 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
“相对无言难开口,各有话儿在心头……一定要为江姐分担悲与愁,万不能给战友增添苦和忧……”剧幕缓缓拉开,音乐学院师生共同演出的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将观众带回革命星火的年代,在音乐中感悟革命先辈矢志不渝、英勇就义、许党报国的崇高精神。观众被演员们动情的演绎深深感染,热泪盈眶。
在音乐表演专业建设中,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致力于更好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质,扎实表演功底,锻炼实践能力,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
甲子相传 深耕不辍 勇攀一流专业高峰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山西艺术学院,1962年并入山西大学成立的艺术系,1990年山西大学音乐系成立,1996年扩建为音乐学院,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办学历史。2021年,音乐表演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西省文艺工作领域半数以上的音乐人才毕业于此,家喻户晓的阎维文、谭晶、聂建华等知名音乐家均曾在这里学习。音乐表演专业以“汇通中西艺术精华、弘扬三晋特色文化”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备高水平音乐表演能力、有艺术文化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学院于2019年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晋剧艺术文化传承基地),2022年获批山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西民间舞”传承基地。近三年,本专业师生参加国际比赛、全国比赛获奖近百项,省内比赛获奖三百余项。专业学生多次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新加坡国际琵琶艺术节 ”“第九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比赛”“第九届亚洲国际艺术大赛 ”“第六届‘鹦鹉杯’全国手风琴展演”“21届桑塔塞西莉亚国际比赛”“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奖项。
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唱响文化育人协奏曲
展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音乐不仅仅休闲娱乐方式,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美学价值和蕴含其中的育人功能。在“中国声乐百年历程之作品鉴赏”课上,教师钢琴伴奏,与学生共同演绎不同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讲述《大江东去》《沁园春·雪》《江城子》《红豆词》等中国古诗词和近现代艺术歌曲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民歌”“民乐”“戏曲交响化”等特色方向,与音乐学、作曲与舞蹈专业协同发展,发掘地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取之不尽的音乐元素成为学子们用表演弘扬三晋文化的豪迈底气。2020年,教育部晋剧艺术文化传承基地在山西大学揭牌,“晋剧皇后”王爱爱等多位晋剧名家现场受聘担任客座教授。学院创新“教学、科研、演出、实践”为一体的学生培养模式,打通人才培养、艺术生产、文化创新等各个环节,推进“产教融合、院团合一”发展目标逐步实现。近三年,合唱团、民乐团、交响乐团赴国内外省内外演出、参加电视台节目录制等百余台,多次赴中小学、社区、农村开展普及高雅音乐、传承传统音乐教学实践演出活动,促进了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山西故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以演代学 以演代教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音乐表演专业下设声乐教研室、民乐教研室、管弦教研室、键盘教研室。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各教研室充分遵循人才培养客观规律,合理修改制定符合专业转型发展的实践实习教学方案,积极探索“以演代学、以演代教”人才培养新模式,思考定位各培养方向的新定位新标准,将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音乐人才。积极开展以实践促教学系列活动,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艺术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举办音乐会,鼓励师生参加专业比赛提升表演实践能力。曾荣获“亚太国际手风琴艺术节重奏组金奖”的手风琴专业学生徐靖雯认为:“参赛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舞台表现力,也能在积累舞台经验、锻炼应变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提高音乐领悟力。”近年来,这种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有些直升本校研究生,有些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艺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他们表示:“音乐表演无论对于谁都是一份精彩的挑战,音乐作为中国文化宝库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艺术形式一同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承担着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任。我们会一直保持着这份热爱,继续深耕音乐表演,用学到的知识,向全世界展现可爱可敬的中国,用音乐讲述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
汉语言文学专业:熔铸文化自信 培育新时代文学人才
山西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发轫于1902年山西大学中学专斋,有着百余年的专业积淀和历史传承。姚奠中、黄侃、李亮工、高本汉、郭象升等名家皆曾执教于此,言传身教“文学即人学”的文学精义和“文章博学”的文化品格。专业分为语言类、文学史类、理论类三大类,注重经史文献功底,开掘地方人文资源,形成诗经学、汉语方言学、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俗文学和非遗研究等特色优势,是山西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以文学为本,以史学、哲学、美学为基,努力培养新时代中文人才。
“金课”筑基 以文育人
一流的本科教育,专业是主体,课程是核心。专业精心打磨系列精品课程,让学生在“金课”中练好基本功。必修课全部对标省一流课程标准建设。“五经与中国传统价值观”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音学”等7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和一流课程。“我从大一开始,每年都要听一遍文学批评史课,课程常听常新,笔记常翻常进。我用本科学到的东西跟研究生导师讨论,甚至研究生论文也得益于本科学到的东西。”当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想读书的经历,对本科学到的课程如数家珍,“‘临文主敬,论古必恕’‘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宁做庸人,不为险士’这些话至今仍指引着我的学术道路。”
传承经典 古为今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既是对经典的传承,更是对文学文化的拓展创新,最大的优势在于“积累”,最大的难度在于“传承”。专业所在的文学院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拥有国学研究院、语言科学研究所两个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专业师生学以致用,承担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晋方言调查”工作,对省内57个方言点进行调查,出版《山西方言重点研究丛书》9辑60部。学院因此先后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集体称号。依托中国语言文学、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基础,学校与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学院作为委托单位之一,发扬在俗文学和非遗研究方面的特色优势,与其他相关研究机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传承基地合作开展本省的非遗保护、传承和研究工作。利用专业、人才和资源优势,为青海省共和县和玉树县中小学教师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示范培训,举办海外华文教师研习班,强化海外华文教师中文基础教学。基于国家级、省级研究基地,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走出书斋、走进田野、走向社会,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发展实际,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尊重个性 靶向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实行全员全程导师制培养,在本科新生入校伊始便分配导师,导师在大学四年里全过程参与学生培养,给予专业学习指导,并结合学生特点定制个性化成长规划。在专业必修课之外,还开设了多门校本通识课、专业实践课、文史哲协同基础课等特色培养课程,让同学们拓展专业兴趣。“我永远记得老师在课上教给我们人生真谛,为了我选专业的事情苦口婆心帮我分析利弊,带着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个科研项目,对我方方面面的深切关心。”22届毕业生谈起老师们对她的帮助与指导,依旧充满感激。“四年里,我们在课程的点拨和老师的引导下,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努力的专业兴趣点,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持续深耕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毕业生钟虹如是说。
课程之外,为推进实践教学,促进学科知识有效转化,学院与山西省作家协会合作,开设写作实践课堂、“东方经纬文学讲堂”,创办《北国》文学期刊,给予文学创作指导。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在山西省娄烦县建立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实训基地。联合历史学成立“三晋文化传承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学生参与“山西芮城五龙庙历史、传说、民俗与乡村社会综合调研”等地方社会实践教学。组建学生“乡村推普”实践队,深入太原、晋城、长治、临汾等周边农村开展推普工作,获“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优秀团队”。学生实践活动受到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司和共青团中央青年部来信表扬。
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率稳步上升,学生大多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深造。专业学生连续五年获山西省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在各项竞赛中均取得不俗的成绩,双创作品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天为墨地为书 保护生态躬身行
山西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多年来,专业不仅为山西省环保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也为国家资源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科融合 多重赋能人才培养
专业所在学院坚持“学院+研究所”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把课程思政融入课程体系构建之中,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地理情怀。围绕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外阅读、课程论文、实习实训、社会调查和创新训练等多样化途径组织教学。创新“万年冰洞三维建模及地理成因分析”虚拟仿真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升级改造,探索“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组织管理竞赛、SuperMap杯第十八届全国高校GIS大赛、山西省兴晋挑战杯等比赛,获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奖项百余人次。
团队领衔 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推进 “院-系-所”融合的自然地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形成由9名教授,21名副教授领衔的教师队伍。在引进优秀博士人才与培养博士人才相结合的同时,通过政策倾斜、交流培训、教学技能大赛等方式,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提供良好条件。近年来,获批山西省1331创新团队一项, 18位教师获“三晋英才”人才称号,多名教师获省级和校级教学名师称号 ,获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专业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级科研项目50余项,并完成多项企业委托项目。专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或作报告,派出教师出国访问或参加国际会议,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校地协同 突出特色实践育人
多年来,专业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已有河曲黄土地貌实习基地、汾河源北方岩溶实习基地、大同火山群实习基地、太原东山地质地貌实习基地、晋北亚高山草地生态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近3年新建芦芽山地质地貌实习基地、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实习基地、平朔露天煤矿实习基地、运城盐湖生态地理专业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基地。2019年,山西亚高山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教育部首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站师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亚高山草地采集样本、驻守浅水湖泊实地观测,为山西省生态保护事业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