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大要闻

山大要闻

风劲正是扬帆时——记2023年暑期战略研讨会

2023-09-01 信息来源:宣传部 文字:蓝匀 瑄瑄 图片:黄婧

当秋日清晨的阳光从晨曦的薄雾中映射出来,活力无限的山西大学校园内,一场场研讨会正在展开,校园里处处激荡着蓬勃向上的奋进力量,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激情。

8月31至9月1日,学校召开战略研讨会。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一级研究机构负责人,机关部门、教辅单位及附属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教师代表围绕“有组织科研”展开热烈讨论,为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提升学校高质量发展水平谋篇布局,让“有组织科研”的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从黄河文化中汲取办学智慧

方向明,则力量聚;定位准,则发展兴。

近年来,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快马加鞭,办学成效广受社会认可与好评。一项项提气的成绩既是沉甸甸的发展成果,也令教职员工更加深入地思考着学校的未来发展。

“双一流”建设高校应致力于什么样的科研?

山西大学该如何开展科研,推进内涵式发展?

……

校党委书记王仰麟站在文化的视角,从兼容并蓄、开拓进取、弹性治理等方面,将弘扬黄河文化、办好山西大学的思考娓娓道来,并对学校谋三晋之发展,应国家之需要,强化科研创新,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思路。



千百年来,黄河滋润着三晋大地,养育了三晋人民,孕育出古老繁荣的三晋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百二十多年来,山西大学牢牢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办学兴校,黄河与山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山西人民的大学,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上,山西大学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王仰麟以黄河为例,通过分析黄河九曲十八弯的特征,以及黄河文化的开创性,阐述了大学的文化特质与创新的重要性。他表示,一所大学的发展正如黄河一般,要发挥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鼓励质疑与创新,鼓励个性发展,要营造活跃学术氛围。创新的大学才有生命力、竞争力,学术只有在继承和创新中才能得到发展。大学要强化有组织科研,发挥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在建设科技强国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新征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大学治理要用弹性思维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要根植黄河、融入山西,发挥优势,激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一池春水”,提升山西大学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话语权。

会场上,与会人员入神聆听、凝神思索。

“我们可以在黄河历史文化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山西民间文献整理研究、晋商学研究、数字人文研究等方向发力,贡献山大智慧。”第六讨论小组的发言与之不谋而合,这是智慧和观点的碰撞,更是思想和精神的交融。


从战略谋划中把握未来发展

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知重负重、唯实唯勤。

校长黄桂田对照国内高校近年来的科研“成绩单”,深入阐释“有组织科研”的核心内涵,剖析学校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山西大学该如何强化“有组织科研”提供了具体思路,层层递进,启发思考。



做“有组织科研”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黄桂田指出,“有组织科研”是建设“双一流”大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组织科研”意味着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为导向,国家所需,科研所向。要在顶层设计下,有目标、有侧重、精准化地规划科研发展,把过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转变为国家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回应国家的战略需求、回应全球性的战略需求、回应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回应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他强调,山西大学要紧抓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山西省高等教育“百亿工程”等政策机遇,加强顶层设计;要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科研基础,凝练出重大研究课题,组织跨学科团队,长期坚持、长期积累,力争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要加强组织保障,加强专业化科研团队与成果转化队伍建设,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大有组织科研资源配置和条件保障,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82510c63a8314e2c889b985bd8674082.jpg


副校长孙岩、马杰分别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和理工科近年来的科研现状,抓住当前的科研关键问题从横纵向进行分析比较,为进一步转变科研工作思路、汇集科研力量带来头脑风暴。

“三场主题报告准确把握了当前科学研究范式的变化,全面总结了我校科研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介绍了兄弟院校的先进做法,深入思考了我校下一步有组织科研的路径选择,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推进有组织科研,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紧迫性。”第二讨论小组成员表达了这样的共识。


从凝聚共识中答好发展之问

积力所举无不胜,众智所为无不成。

两天的会期里,议程安排紧凑,讨论深入热烈。与会同志畅谈体会、分析形势、谋划未来,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干劲。



第一讨论小组成员中有相当比例的党务干部,他们专门就基层党委如何在有组织科研中发挥作用,发表观点:“基层党委要树立有组织科研的意识,班子成员要发挥好组织推动的作用,要解放思想,加强交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党委要积极调动现有的学科带头人从事有组织科研的积极性,党支部书记要提高认识,提高站位,做好保障。要切实把党支部建到各大重大课题组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第三讨论小组主要由理工科院所负责人组成。他们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科技创新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深入分析了“有组织科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们认为“做有组织科研要形成以学术报国为志业的氛围,摒弃服务个人小格局的功利主义,让有组织科研成为一种自主自发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行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分组讨论会场洋溢着时不我待、坚定前行的浓厚氛围。第五讨论小组成员结合个人、团队的科研实际,从如何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主动服务“国之大者”出发,围绕如何破解科研方向与国家战略衔接不紧密,跨学科、跨学院组建科研团队难,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展开研讨。他们针对创新以重大任务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建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的科技治理模式、构建以目标问题为导向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完善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等问题畅所欲言。来自文科院所的第四组成员从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做有组织科研的角度进行了热烈讨论。针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与科研特点,他们表示要尽快摸清家底,找准方向,从完善配套机制到项目选题凝练,进一步理清思路,确定重点,率先迈出第一步,以实际举措将有组织科研落到实处,转化为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真正动力。

思想更加统一、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聚焦。

未来,站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位上,山西大学要坚持“四个面向”,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最高追求,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分类分层推进有组织科研工作,变“无序”为“有序”、变“分散”为“聚合”、变“无组织”为“有组织”,凝聚力量,改革创新,为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山大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后,黄桂田对新学期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全校各部门扎实做好开学迎新工作,认真做好主题教育收官工作,以研讨会为契机完善有组织科研工作方案,紧抓“百亿工程”机遇推动重点工作,抓实抓细教学工作,强化校园服务管理,打造美丽、和谐、平安的校园,以崭新面貌迎接新学期。

新闻导航

山大要闻
图片新闻
教学科研
基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