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大要闻

山大要闻

《新华文摘》三次全文转载我校青年教师彭鹏学术文章

2025-06-18 信息来源: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青年教师彭鹏的论文《神奇的超导》被《新华文摘》(纸质版)2025年第10期全文转载,这是彭鹏副教授第三篇论文被全文转载。



2025年被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以纪念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这项全球倡议的目的是让大众更了解量子科技及其应用的重要性和影响。量子力学是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是一项对传统技术体系产生冲击、进行重构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超导现象作为凝聚态物理领域最神奇的科学发现之一,是量子力学效应在宏观尺度最具标识性的展现形式。当材料进入超导态时,不仅会呈现零电阻特性,还会产生完全抗磁性,这种宏观量子效应为人类认识量子世界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超导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特性,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战略价值的新兴功能材料,并且还将在能源电力、医疗健康、交通运输、基础科研等关键领域产生颠覆性变革。另外,基于超导的量子电路,凭借高度可控性、可扩展性以及与成熟微纳加工技术的兼容性,已经成为实现量子计算硬件的主流平台之一。

彭鹏副教授的文章以深入浅出的笔触,不仅回顾了超导研究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还探讨了超导体在当前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并进一步对超导技术在各个产业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此外,文章还对近期引发广泛关注的“室温超导”论文撤稿事件进行了客观而理性的剖析:既肯定了科研探索的价值,也强调了科学验证的重要性。这一事件再次表明,超导研究依然充满未知与挑战,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始终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基石。



本次转载是彭鹏副教授学术成果继《新华文摘》2020年第9期全文转载《超冷原子简史》、2022年第1期全文转载《实验室中发现“宇宙”》后,第三次获《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三篇成果均围绕前沿量子科技展开,并且联系紧密。超冷原子同样会呈现出一种宏观量子效应,这样的高度可控的人工量子系统是量子模拟的理想实验平台,可以实现传统手段难以直接观测的复杂物理过程的模拟,比如宇宙学机制:如宇宙暴胀动力学、黑洞霍金辐射;或者凝聚态物理效应:如我校张靖教授团队通过超冷原子量子模拟来探究扭转双层材料超导机理形成机制。量子模拟可以加深对复杂量子材料(如非常规超导体)的理解,甚至启发新型超导材料的发现,从而指导设计性能更优的超导量子比特。而量子计算发展又直接赋能更复杂、更大规模的量子模拟任务。各领域协同发展共同推动量子科技与材料科学的突破性发展,形成加速迭代的良性循环。三篇成果共同勾勒出量子科技发展的宏伟画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们共同揭示了“科学-技术-产业”从传统的线性递进模式向非线性互促的转变,展现了“微观操控-宏观模拟-技术反哺”这一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全新范式。

《新华文摘》向来以其思想性、学术性、权威性和可读性享誉海内外,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文摘类期刊。近年来,在全球量子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高策教授领衔的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团队始终践行“科技史研究服务当代科技自立自强”理念,围绕量子科技发展史、量子科技哲学以及量子科技发展战略持续产出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系列成果不仅深化了公众对量子科技的认识,也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论文“三年三摘”,彰显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作为国内科技史研究重镇的持续发展力。

责编 | 瑄   瑄

二审 | 范艳华

三审 | 张   捷

新闻导航

山大要闻
图片新闻
教学科研
基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