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 信息来源:宣传部 文字:蓝匀
编者按:在全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校党委宣传部于近日陆续刊登了“山西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巡礼”系列报道。在收集整理学校4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资料时,笔者追寻山西大学应国家之所需,扎根三晋大地,在育才造士道路上的铿锵步履,看到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学校对培养出更具时代性和前瞻性的高素质人才的思索与回应。这些内容不能尽收于42篇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文稿当中,特别推出“山西大学本科专业建设侧记”,以展示学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特色亮点,展现山西大学在持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振兴本科教育进程中的奋进之姿。
挺直专业“腰板” 向着卓越勇毅前行
——山西大学本科专业建设侧记
流水汤汤,历史浩浩。121年办学治校,山西大学始终把“应国家之需要”作为历久弥坚的精神内核,扎根三晋大地,贯通中西文化,融汇科学人文,养成硕学闳才。学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切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亟需的学科专业,涵盖文、史、哲、理、工、经、管、法、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
从早期创立学堂,开风气之先,到抗战烽火中教研不断、弦歌不辍;从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而奋斗,到新时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开专业建设之先河,到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时光流转,山西大学前进的每一步,都努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
初心如磐,步履铿锵。山西大学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从地方大学到高等教育“国家队”的历史性跨越。学校成功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哲学、物理学两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汉语言文学等4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等31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
专业建设好了,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就立起来了。
优化专业布局 服务地方发展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区域发展战略,不断调整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布局。近年来,撤停28个本科专业,增设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智慧建筑与建造等10个本科专业,新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考古学(文物全科)2个新专业方向。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渊智园中,氤氲着百廿学府浓厚的历史气息,同学们齐声诵读久经积淀的太极拳口诀要义,在一招一式中尽显以静制动的魅力,诠释以柔克刚的灵气。
这是一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是学校新增的本科专业之一。武术技术、武术理论、武医伤药、武器制作、武术裁判……技、理、医、器、赛的课程体系,构成了实践与理论融合的武术课堂。课程中有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学等专业知识,有田径、体操、游泳等运动技能,还有中医学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哲学导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武术套路、散打、健身气功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技能,将中西体育理论融会贯通。
在晨课训练时诵读典籍、上课前对师长拱手行礼、与他人之间相处亦是以礼待人……课堂上,浸润着礼的气息,不仅可以学到现代的先进理念、科学知识,而且还沉浸式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新一代咏春拳的传承人,体育学院2020级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张佳盛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在三年多的练习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南北武术文化交融的厚重与精彩,也让我更加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而自豪,我们更应担当起传承与弘扬武术文化的使命。”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国术育国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本专业的26名学生于2021年自发组织成立了山西省第一家龙狮社团:“大家想通过舞龙舞狮的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发扬光大。”这些学生毕业后将在学校、体育管理部门从事传统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科学研究、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他们将成为优秀的武术文化传播者,武术技艺传承者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一场人工智能专题座谈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辅导员和同学们围绕机器人的发展史、机器学习算法演变、大语言模型等,结合人工智能融入生活的真实案例进行了交流。人工智能专业2022级本科生翁致力参加讨论后心潮澎湃:“老师图文并茂的场景展示,让我对人工智能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聊天机器人、客服代表、智能语音助手、文本摘要和翻译等各种场景有了直观的了解,深感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应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创新能力,紧密对接国家战略,用创新能力在新时代脱颖而出,为社会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30年,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社会治理、国防建设等各方面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拓展,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加快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成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山西大学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要求,新增人工智能专业。
“接触编程语言是在大一的第一节‘C语言’课上,我和同学们第一次设计代码,当‘Hello World’成功显示在屏幕上时,新世界的大门仿佛为我打开,那种兴奋到现在都记忆犹新。”2022级人工智能专业赵中浩喜欢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了解到国家对人工智能的人才要求日与俱增,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便选择了这个专业。在“数字逻辑”课上,老师介绍了国内外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发展过程和国内IT产业结构,使他对大学期间的规划更加清晰:“我明白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重要性,加深了对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也明白了需要着重培养哪方面的能力。”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通过扎实的人工智能科学理论专业知识、工程实践和系统开发以及自主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打牢“人工智能+X”复合型专业人才基础,学生毕业后将成为“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人工智能高级专业人才,他们将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能够采用智能逻辑思维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系统开发与技术应用等方面工作。
文物珍贵而脆弱,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数据显示,山西不可移动文物在册登记数量为5387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位居全国第一。但与数量多、分布广、品质高的名胜古迹相比,山西省文物机构队伍略显薄弱,基层文物保护队伍总量少、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急需培养文物全科人才。
2022年,学校根据山西省内文物资源的特色,以及基层文物工作者急需且必备的专业知识需求,新增考古学(文物全科)专业方向。李静怡的家乡运城市万荣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在近一年的学习实践中,她从教室、图书馆到田间地头、博物馆,在坡头考古工地从破碎的陶片之中仰望中华文明,在临汾、运城博物馆中追寻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用专业知识保护和宣传家乡的文物古迹。”
山西省免费定向培养文物全科人才的举措,在全国尚属首例,是一种创新型的培养方式。考古学(文物全科)新专业方向融合了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四类专业的全科培养,培养的学生将掌握考古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及编写发掘报告,并具备进行考古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将有助于缓解山西省基层文博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加强基层文博机构专业工作能力和研究水平,保持基层文博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5年,600名文物全科人才。按照一个县平均5名文物全科人才估算,加上原有的力量,将支撑起未来30年山西基层的文物保护工作。
“文物全科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还有一份明确且沉甸甸的责任。毕业后,我将扎根基层,带着知识与责任回望历史足迹,与匆匆而逝的岁月和饱经风霜的文物对话。不负父母、老师、学校与山西省的殷切期待与倾情培养,为家乡、山西考古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第一批文物全科人才,毕业后王非凡将回到家乡霍州市,做一名一线文保工作者。
大学只有在服务国家的伟大进程中才能成就一流,只有牢牢扎根地方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卓越。
创新培养机制 深耕内涵发展
学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构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改革和创新培养模式,确保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整合的能力。2020年,山西大学在全省率先开展“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完全学分制”改革,首批试点在生物、化学、环资三所学院的10个本科专业中开展。2021年,立足于“生化环完全学分制”改革实践,将“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完全学分制”综合改革拓展至“文学+历史+哲学”“政治+法学”中,覆盖8所学院,18个专业。环境与资源学院 2020级本科生范博媛入学那年,正逢生化环专业大类招生,她同步学习了生化环三个学科的基础课程,通过对“环境学概论”“分析化学”“普通生物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她逐步了解了生化环10个不同专业概况。在一年后专业分流时,范博媛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了环境工程专业:“刚入校时虽然有专业目标,但理解并不深入,通过学习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我更加明确了兴趣点,坚定了专业方向。‘水污染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化学、微生物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对我形成系统性知识结构很有帮助。”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朱思启经过一年的生化环基础知识学习后选择了化学专业:“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了我多元化的思维能力,我已经习惯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夯实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扩大学生跨学科自主选择专业的范围。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加强学术精神、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着力把思想价值引领和专业知识传授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哲学概论”“大学物理”入选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信号与系统”“科学技术哲学概论”等6门课程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环境生物学”“区域社会史导论”“相干原子的极化特性分析虚拟仿真实验”等16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设置300多门通识课,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知识视域”,突出学科交叉性和专业融合度,把跨专业的思维方法和普适性技能作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以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优化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创新灵活选课机制,通过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听课方式等实现课程的自主修读,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完全学分制打破了学习时间和内容的界限。我可以根据个人研究方向和学习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实行的主辅修制让我可以将多出来的时间用于拓展兴趣爱好或者优化学习计划。” 2020级本科生郑乐在选修了行政管理、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等专业相关课程之后选择了行政管理专业。这种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为学生提供专业进阶、跨学科发展等多元学习路径的探索得到了同学们的充分肯定。
深化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术精神、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初民学院文科试验班郭浩玥四年的学习生活充实而短暂。九月,她将在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回忆起在山西大学的求学生涯,初民学院跨学科的综合培养模式使她受益匪浅:“文史哲贯通拓展了我的知识面。我们可以从文学课上学习中外大家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可以从历史学角度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将他们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加以理解,而哲学老师教会我们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让我们以更加宏观立体的视野把握文学作品的深层次内涵。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使我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继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严密的思考习惯。”按照“跨学科综合教育,宽口径专业交叉”的人才培养思路,先后设立初民学院“文学+史学+哲学”文科试验班、“生物科学+应用化学”理科实验班、“大数据+金融”工科试验班。在2009年开设的初民试验班,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和某一学科领域内的专业交叉,辩证把握专业交叉融合的广度与深度,科学处理厚基础与宽口径、精深与广博、专与通的对立统一关系,探索并确立了“文学+史学+哲学”的交叉融合模式,根据专业交叉融合的内在规律,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整合能力。四年来埋头书海、思辨求问、行调乡野、锤炼打磨,让陈姝帆对文史哲三个学科的理论素养与基础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几个月后,她将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校将科研创新、大创项目、社会调查三类实践活动融入教学当中,让我逐渐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运用知识进行社会实践的基本能力,‘对世界保持好奇’是初民带给我最重要的生命力。”
让拔尖人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成长,知识的雪球越滚越快,越滚越大。“仰望星空,领跑未来,我们愿成为勇攀物理学科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而不懈努力。”2021年10月,在三立学院(三立书院)物理学(拔尖计划)01班开班仪式上,第一批25名“三立学子”立下铿锵誓言。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每年遴选出不超过25名本科新生,单独编班,小班授课,实行启发式、研究型、联合式教学,探索学院+书院的“双院”育人模式,打造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新高地。“我对即将在三立学院开始的读书生活十分憧憬!”汪开涛在开班仪式上表达了他的期待。如今他在三立学院学习生活已有一年多:“学院的环境是一流的,自习室、学生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多功能空间的提供,让我们随时随处都能拿起书本来学习与讨论,哪怕是在半夜12点想起来有知识要查询时,学院里也有安静的一隅保证我们思考并且不打扰到其他同学。”从高数到数学物理方法、线性代数的学习,汪开涛感觉数学功底有了新提升,对电磁学、光学和力学这几门课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我的未来规划更加清晰,扎根基础学科的理想也更加坚定。”三立学院重在创设环境,注重“浸润”“熏陶”“养成”“感染”“培育”,集住宿、学习、生活于一体,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难得的经验和珍贵的财富。
给学生机会去发现、接触足够前沿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和激情。在教育部第二届“提问与猜想”活动中,我校拔尖学子侯佳男、王骏、汪开涛、陈卓熙、许权桂的项目《关于限制引导自组织的猜想:制备临界态与因果涌现的应用》最终从全国拔尖基地101个项目中成为18个优秀项目之一。“在交流、学习中,我充分领略了探索之美”,侯佳男对在纪录片中看到动物群体迁徙时的行为十分感兴趣。联想到平时老师讲授的知识,了解到这是复杂系统当中的涌现现象,于是他和同学一起查找资料,从接触沙堆模型开始,逐渐了解到物理学中“多者异也”的深邃思想,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自组织临界与因果涌现结合起来,提出了他们的猜想。学院注重引导学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发现和提出原创性问题、应答挑战性问题,激发科学兴趣、探索未知世界。
让学生与大师保持经常性接触,形成良性互动。国家级青年人才秦成兵教授是高杰的指导老师。大一时导师与他分享自己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从学经历,对他从课程学习和新生适应等方面进行指导。进入大二,秦成兵教授开始指导他开展“基于变温拉曼光谱研究螺旋WS2声子动力学”的科研训练。导师严谨认真的性格让高杰印象深刻:“对于物理研究的兴趣,源于高中时期。到了大学,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一步步深入物理世界,踏上研究之路。”师长的经历,大师的风范,科学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在三立书院,学生可以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堃墀教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贾锁堂教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张靖教授等国家级人才请教,也可以聆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学者讲授的专业课程。学院为学生定制大师菜单,选派物理学科国家级人才及著名教授学者担任导师、讲授课程,从学业、科研、生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兴趣禀赋,坚定学术志趣。
近年来,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不断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加快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除初民实验班和三立学院之外,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试行“优才计划”,建立基础型拔尖人才的重点培养机制。作为我校首届“优才计划”的学生之一,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崔茹悦于2023年取得了山西大学与法国滨海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成为我校首位中外联合培养出的双博士学位研究生,学校的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物理学前期试点基础上,“优才计划”推广至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专业。探索建立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机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对区域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探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模式,着力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学院,以新的组织模式和灵活的体制机制自主设置、建设特色学院,建设量子科技省级未来技术学院、大地环境和杏花村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文博(考古)省级特色行业学院、碳达峰碳中和省级特色专业学院。
强化实践育人提升培养质量
动起手来,从学到行。学校将实践教学作为提高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坚持“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的育人思路,深入挖掘和拓展校内外优质实践教学资源,打造实践育人体系。
“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模式,多实践、反复实践,是工科学生成才的主要特点,目的是培养出符合未来需求的卓越工程师。东山校区致远楼内,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仿真研发平台、电气工程实验实训室、智能微电网运行与控制实验室等11大类20个功能各异的实验室,为本科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开放式创新实验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电力与建筑学院本科生仵桐的专业是能源与动力工程,她在专业课程中学习到了锅炉、内燃机、航空发动机、制冷等动力技术。“热与流体”实验课上,她通过分析水在层流和湍流界面不同的形态,对雷诺数的含义有了直观的了解,亲自尝试了有压管流中水动力学能量转换的方法。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赵喆保最为难忘的莫过于电厂实习:“我认识了大型变压器、接地刀闸、避雷器等电力控制设备。还有专业技术工人带着我们拆卸组装电机,并在一旁讲解。大学期间培养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学校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虚拟仿真中心,以及与山西京能吕临发电有限公司、山西正和热电工程有限公司等合建的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共育、技术导入、培育项目,实施协同创新,将企业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思路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行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到学生的课堂及校内外实践中,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学科竞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此外,学校聚焦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目标,环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取得突破。
从“学”到“悟”,让学生来完成知识的建构。在教育教学中,学校的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地从学习者的角度来思考知识的形成和掌握,开拓多学科视野,提高学习素养。赵艾是文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国学大讲堂中文学术沙龙中,武迎晗博士关于“音义学视野下的文献校雠法”的讲座让她受益颇多:“老师对历代文本改篡现象的讲解,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古典文献的时候不能照本宣科,要深入思考不同时代的演变和编写时的讹误。让我联想到老师在讲古代汉语专业课时,讲解不同的版本和注解,再对确切的字音、字形、字义进行判断。”在学习完专业知识之后,这样的学术活动让学生们对所学知识再一次强化,在聆听不同专业的相关讲座中增长见识,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各学院、各部门结合专业特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哲学社会学学院“任之讲堂”、光电研究所“学术有约”、历史文化学院“河汾讲堂”、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文瀛思政大课堂”、统战部“师说三晋”系列讲座、研工部“导师有约”、图书馆“百年大讲堂”、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邓初民讲堂”、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心的“鉴知”论坛、法学院“三晋法学讲坛”、教育科学学院学术沙龙、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青年学者论坛、数学科学学院令德学术讲坛、化学化工学院开物讲堂、生命科学学院交叉学科学术沙龙、新闻学院“文瀛·新传讲堂”系列讲座、音乐学院“心弦之约·钢琴与文明共振”学术讲座……主题特色各异的讲座使学子身临其境地感受知识的魅力,激发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浓厚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追求真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高质量的课程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优秀的师资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建好专业提供了保障。
埋下创新火种,使学习的过程更加充满探索性。学校开展灵活多样的项目式学习,鼓励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激励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实践。将课程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开发创造性解决方案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面塑艺术遇上新材料将会怎样?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刘超从小热爱面塑艺术,他结合所学专业成立了山西令德湖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弘扬面塑非遗,带动家乡经济建设。在面塑的发展过程中,保存问题曾经困扰了好几代人,作品易霉变开裂、变形褪色。学院“创业实践营”搭建了校内多学院、校外多企业的沟通学习平台,在多方专家的帮助下,成立了国内首创的面塑材料研究基地。专业老师的全程指导,使创新训练更加系统规范。《晋塑欣颜——陈面成塑,国艺中兴》项目基于互联网大环境下的非遗传承与创新创造,吸引了多学科、多领域同学的加入。队员们走入乡村,挖掘文化根源;构建产品体系,搭建完整、高效的商业模式;走向市场,打造多渠道协同联动的市场网络……最终,项目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银奖。指导教师刘爱琴副教授对这种项目式学习的效果深为认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团队意识、责任感、沟通与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都能得到培养,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与主动性,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
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等科研平台为学生插上科研的翅膀。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学校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学科融合,统筹联合各级各类实验室,全面支持学生进行项目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物理电子工程学院一队青年学子因为关注“碳中和、碳达峰”而聚在了一起,他们致力于寻找监测和衡量碳排放数据的方法,但现有的仪器国内制备技术落后,高端市场进口依赖度极高。在与学校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联系之后,得到了激光光谱研究所马维光教授、赵刚副教授、元晋鹏副教授的大力支持。 “项目依托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提供给我们完善的实验设备和资源,这是项目顺利完成的基础。”任隆样回忆着推进过程:“最大的困难是我们需要突破技术垄断并提高设备的数据精度和稳定性。老师结合实际问题启发我们找到了全新的技术思路,带领我们攻克重重技术难题,独创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光谱技术,最终研发出符合国家双碳目标和碳排放监测要求的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这套高集成化的温室气体分析装置,实现了对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实时监测。”他同周晓彬、丁书亚等同学组成的团队,涉及物理、电子、美术、经管等多个学科领域。团队成员之间密切沟通协作,项目《国碳民安——温室气体碳排放监测装置》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铜奖,并与多公司达成代加工和产品技术服务等协议,形成完整供需链,产生销售设备意向。
将课本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得到培养。在创新过程中,大家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创新思路,动手制作,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化学化工学院《“柴”郁喜“归”——现代科技赋能经典名方 携手解郁助力健康中国》、经济与管理学院《“豆”蔻年华——半成品土豆产业开拓者》、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老友学聚——中老年人的五公里交互智能“云社区”》、历史文化学院《钟蕴石魂——教育文创探索者》项目摘得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这是山西大学营造创新环境,厚植人才成长沃土的一个缩影。学校先后入选首批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山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实习公共服务平台”试点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三年来,学校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累计立项1724项。学校大力倡导“学赛创”一体化,大力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实行竞赛分级制,加大学生在超级、一级竞赛获奖的奖励力度。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百余项。
青年学子的课堂不仅在学校里,更在祖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他们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塑造着自我。“将小我融入到乡村振兴大我之中,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建功立业!”学校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西林服务队10名成员已经在广西西林县的6个乡村工作近一年。他们入户走访,宣传涉农惠民政策,增强他们致富的信心,助力乡村青年学业、就业、创业帮扶工作;他们结合自身专业所长深入乡村小学、党群服务阵地,举办升学就业答疑咨询交流会,为乡村青少年、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心理疏导、安全教育等服务。山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至今已连续派遣青年学子赴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广西、新疆、西藏等70余个市县乡村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支教团成员扎下根、沉下心、扑下身,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写满奋斗的青春答卷。
青年学子走向社会、走向基层、走向田野。文渊青年推普实践队利用寒暑假,在山西太原、临汾和晋城周边农村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推普实践活动。他们调查推广普通话,撰写2万余字的调研报告,挖掘乡规民约等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闻学院学子加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金寨革命老区联合帮扶项目,开展金寨革命烈属的调查和统计工作。自动化与软件学院学子在大同市唐家堡村、坊城新村等地进行乡村振兴智慧建设调研。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参加贵州省铜仁市沿河丰岩村“清山护林”行动,让更多人明白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外国语学院学子深入忻州保德县惠民社区参加党的二十大主题宣讲活动。美术学院学子深入长白山腹地,在白山市浑江区开展城市文化宣传片摄制。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子组成“碳迹”实践调查队,赴山西省十个地市开展“碳排放复查”实践活动。从太原到大同,从临汾到运城,从吕梁到阳泉……他们的足迹遍布三晋大地,他们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行动。
他们以青春之名,用所学知识传递力量。学校不断挖掘各专业优势特色,引导学生在工作、服务、奉献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专业知识用于服务国家的伟大征程当中。
《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追求的是为卓越、为梦想永不停歇的精神。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在新的起点上,山西大学正紧跟国家需要,扎根脚下热土,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优化专业结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向着跻身中国优秀知名大学行列的目标昂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