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3 信息来源:分子科学研究所 图片:郭谦
11月8日至10日,由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以及《新兴科学和技术趋势》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成立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晋阳化学与生命科学前沿论坛”在太原举办。
大连理工大学彭孝军院士、郑州大学常俊标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唐本忠院士、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李青山、校党委书记王仰麟、副校长孙岩、分子科学研究所创始人杨频、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江智勇、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杨震、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赵强、山西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处长畅晓冰、山西省科技厅人才处处长郭举、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吕雪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副所长姜东、长治学院副院长王志军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李青山向分子科学研究所四十华诞致以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高度肯定了研究所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对在校学子和校友们寄予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继承和发扬“勤奋严谨、创新奉献”的优良传统,以四十周年为新起点,再创佳绩,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王仰麟代表学校向分子科学研究所成立40周年表示祝贺,充分肯定了研究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强调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内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激发创新思维,共同催生更多具有原创性和广泛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贡献更大的力量。
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处长畅晓冰代表省科技厅讲话指出,在新的征程上,分子科学研究所要进一步明确历史方位、发展定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山西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深圳大学倪嘉缵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徐辉碧先生视频致辞。分子科学研究所创始人杨频先生深情回顾了研究所的创立历程。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阴彩霞教授汇报了研究所发展历程、工作业绩和未来展望。北京化工大学宋宇飞教授代表校友发言。
常俊标院士、唐本忠院士、彭孝军院士、吕雪峰研究员分别围绕“以P450为靶点核苷类药物的设计、合成策略”“Biogenic AIEgens: The Gifts from Mother Nature”“肿瘤的光动力免疫治疗”“生物固碳技术”等主题,作了大会特邀报告。同时,会议设置3个分论坛,共安排学术报告86场,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等56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以及学校有关部门、学院、研究单位负责人和师生代表4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不仅分享了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探讨了科学前沿的未知领域,为参会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分子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9月,是我校成立最早的三个科研机构之一,由国家级专家、著名化学家杨频教授担任首任所长。四十年来,分子科学研究所秉持“学科交叉、兼收并蓄、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办所理念,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获得无机化学、材料化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建立了化学博士后流动站,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组建了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被评为山西省重点研究所、基础性研究重点学科。
目前,研究所形成了一支以国家级人才为引领,老中青结合、学科布局合理的研究团队,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3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5项。累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150余项,杨频教授于2024年荣获“生物无机化学卓越成就奖”,阴彩霞教授于2023年获得国家级项目资助,研究人员在《自然化学》《先进材料》《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与十六个国家地区的大学、科学院或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创新“高强度、宽基础、多功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50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173名博士研究生,一大批杰出校友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各行各业贡献专业所长。
面向未来,分子科学研究所将以四秩荣庆为契机,深入贯彻学校关于“双一流”建设和“有组织科研”的工作部署,扎根三晋大地,坚持科学报国,弘扬创新精神,攀登科研高峰,为学校科研事业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 | 瑄 瑄
二审 | 范艳华
三审 | 张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