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

塑人塑心 以美育人——美院学子参与雕塑作品《力量》创作侧记

2022-10-01 信息来源:美术学院

2022年初春时节,太原五一广场的行人络绎不绝,新亮相的大型雕塑作品《力量》伫立在南广场,吸引了大量行人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力量》由我校美术学院师生、山西省内及山西籍雕塑家联合创作,是美术学院师生献给省城太原的城市文化景观,献给母校建校120周年的生日礼物,也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扎实开展美育工作的实践成果之一。



美术学院有20名学生参与到《力量》的创作中,这是一支不容小觑的青春力量。当同学们得知能参加五一广场的群雕项目时,他们满是憧憬,充满着荣誉感。他们认为,这是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认可。然而在他们的内心又有着一丝的惶恐——作为学生的他们真的能够胜任这一份工作吗?雕塑专业班班长兴安说道:“虽然我内心忐忑不安,但我有一个光荣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一名党员,能够将革命先烈的光荣历史与所学的雕塑专业相结合,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同学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做好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难题终将会被克服。



在创作之初,需要查阅大量的背景资料。在收集那段历史时期的图文资料过程中,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红军东渡黄河、北上抗日、在太原集结开赴抗日前线的历史背景,体悟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所展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意识到革命先烈所在的历史环境和生活环境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峻和艰苦,真切地感到最终的胜利是多么来之不易,多么弥足珍贵。兴安同学说:“从小我便听老一辈人说起他们当年吃皮带、吃树皮、穿草鞋,小时候的我不以为然。当我们看到资料中的真实记载,他们在寒冬腊月里衣衫褴褛,背着步枪,即使物资紧缺,但眼神坚定,充满热血。我们为资料里描述的场景深感震撼,那一瞬间我们也想跟着革命先烈上阵杀敌。”

用雕塑还原历史,把历史写进雕塑。收集资料是一件非常严谨的工作,决定了整个雕塑是否具有历史性、真实性及地域性。这组雕塑是关于山西、关于太原历史的,因此必须带有浓郁的山西特色。大到整个人物的着装,小到一个农民头上系的头巾,都要进行反复的斟酌与推敲。这个头巾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否存在,材质如何,绑法如何,绑结是朝前还是朝后,都要经过反复考证。因此,每一次的设计稿、定稿都伴随着热烈的讨论。在一次次的作品讨论会中,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历史题材雕塑是一项多么严谨仔细、不容差错并要符合真实性的工程。同学们在参与创作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四史”学习,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雕塑技法也有了很大提升。



雕塑放大是在炎热的七月。那时在一个闷热的厂房里,一群人埋头苦干。雕塑班团支书张琦同学回忆起那段时光,她说:“当时时间很紧张,我每天往返于厂区与宿舍间,每天顶着炎热的太阳赶到创作室。之后的创作又赶上了三伏天,在最热的天气里,我们跟着老师们在架子上爬上爬下,年事已高的老师还因此腿肿、膝盖疼痛。三伏天里,很多人中暑,我们只能靠着藿香正气水缓解,当时厂房四处弥漫着淡淡的药水味,其味道压过了泥土的‘芬芳’。一日三餐伴随着一日三剂。”为了把最好的作品呈现到大家面前,每一个人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哪怕天气再热,环境再艰苦,雕塑家们一进入创作状态,就自动忽略了这些外在环境的不足,全身心投入到雕塑的世界里。忙碌过后,当张琦回到宿舍,感受着汗水浸透的衣服被晚风拂过的清凉,她也因此发现了一个减肥小秘籍——汗蒸。再次回忆起那段时光,张琦开玩笑说道:“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我不仅强了身,健了体,还掉了肉,这可真是意外的小收获!”



2022年新春佳节之际,雕塑作品《力量》正式在太原五一广场亮相,与锦绣太原楼、国旗广场在五一广场中轴线位置依次排开,成为展示红色太原、英雄城市的又一文化载体。对于同学们而言,那种荣誉感与成就感无以言表。围观和热议,就是对他们所有努力的认可。《力量》凝聚了美院师生的共同努力,或许他们所出这一份力量很小,但作品《力量》正是由他们这样一群人用微小的力量点滴汇聚而成。

新闻导航

山大要闻
图片新闻
教学科研
基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