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9 信息来源:教务处
李伟荣获我校2021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李伟,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201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同年入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与研究教研室主任。2019年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2019年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
近年来主要讲授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导读》等课程。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意识形态理论,在《新疆社会科学》《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项,山西省哲学规划项目2项,山西省高校哲社项目1项,参与其他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余项。
参赛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要求,在全国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为依托的崭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为目标,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本课程的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李佳佳荣获我校2021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李佳佳,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南大学硕博连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一直从事环境治理、产业发展及经济制度等领域的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先后在《管理学报》《经济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为了真正把学生教好,积极尝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达到让学生思考更全面、素养更深厚、处事更睿智,竭力帮学生培养一辈子受用的能力(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相对创新能力),所承担的所有课程在学生评教中均超过95分,所带本科生科研训练连续三年获评“优秀”,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九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重点大创项目”立项。
参赛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企业用人招聘的选考内容,需要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数学训练。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分配到相互竞争的用途中去,以使人类无限需求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课程在分析消费者、企业及政府行为的同时,引入与生活、历史和时事相关的案例讨论为所授内容提供相关的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力求将教学内容讲活、讲深、讲透,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思考、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李全平荣获我校2021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李全平,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本硕博就读于山西大学,具有哲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专业背景,先后为本科生讲授《文化人类学》《历史社会学》和《中国现代史》等课程。在《史学理论研究》《民俗研究》《中国人类学评论》和《二十一世纪》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指导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项,荣获历史文化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近年来,围绕文史、党建和时政类等专题,应邀为省内外各单位开展培训授课百余场,受到广泛好评,反响热烈。
参赛课程—《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1919-1949)》属于中国近现代史范畴,涉及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史、中华民国史和北洋军阀史等重点内容,授课中在时段上注重构建“以小见大”的长时段和大历史观,在讲授上突出以鲜明的问题意识进行研究型和启发式教育,在知识掌握上强调在广泛阅读经典书目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视野综合掌握,形成系统完整的文科知识谱系。本课程是初民学院文科班大二年级的专业必修课,包含了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诸多要素,肩负着帮助学生形成通识视野、培养专业兴趣、打好史学基本功的重要任务,在学生的知识体系形成和能力素质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刘芳荣获我校2021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优秀教学设计奖
刘芳,电力与建筑学院讲师,取得研究生学位后在2011年回归母校任教。担任了多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参与省级教改项目“基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教材建设的人才培养改革”,参与项目“基于认知体验的电气类课程重构及其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并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发表论文:1. 电气课程体验式教学对学习迁移的影响;2. 二重PWM逆变器在谐波抑制中的应用;3. Design of Dual PWM Inverter for Harmonic Minimization
所承担课程以风格活泼、资料丰富、重视学生参与、培养职业能力为特色,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并获得电力与建筑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被学院评选为2020年度校级优秀教师。
参赛课程—《输配电线路运行》
依托“一流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建设,《输配电线路运行》课程作为大四年级的专业理论课用于支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解释了运行维护人员如何将电能安全、稳定地传输至每一台用电设备。课程使用互联网平台多种资源,采用案例分析、反转课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实验法等的多模态教学法,将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专业知识与培养目标相结合,素质培养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其目标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力事业的接班人。
郝丽宏荣获我校2021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郝丽宏,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出于对教育事业虔诚的热爱,2017年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毅然选择加我校开启了“教书育人”梦。目前,主要参与讲授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遗传学》和《遗传学实验》。站立于三尺讲台上,深知“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每一堂课都争取从思想上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课堂,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教龄四年,总授课时数240课时。曾荣获2017年山西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理科优秀奖,并连续两年获得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目前主持院级教改项目一项,参编生命科学名著一部。
参赛课程——《遗传学》
《遗传学》是一个基础与应用并重的生命科学前沿学科。基础性是遗传学之所以成为生命科学核心学科的灵魂所在,而遗传学的应用,如各种育种方法、生物制药、遗传(基因)诊断等正是公众对遗传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所在。为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上需要针对基础性、应用性和前瞻性进行全面的权衡。此外,《遗传学》还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经历了从经典遗传学到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时空跨度大,发展迅速。在此过程中许多科学理论均在发展,并在发展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因此,教学时需要培养学生健康的科学观,强调真理无绝对,从而达到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价值体系建立“三位一体”的综合培养。
李欢荣获我校2021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李欢,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先后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厦门大学。于2014年加入化学化工学院晶态所。自2015年来一直承担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以富有激情和生动活泼的讲课风格广受学生欢迎。李欢老师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等。在《美国化学会志》等杂志上发表文章20余篇,被引用一千余次。
参赛课程——《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理论课程,它涉及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新型功能材料在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掌握从事材料化学领域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