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

夯实考古技术,在田野中解码文明——记考古文博学院特色课程“考古技术”

2025-01-06 信息来源:宣传部 文字:候佳怡 图片:罗传凯

早在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就已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关于民族部落的考古研究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在了田野考古工作中,考古技术的革新不仅提高了田野调查的效率,也使遗址遗迹的历史信息得到了更为精准的解读。如今,考古工作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工具,而是融入了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三维激光扫描等新技术手段,比如用探地雷达进行遗址勘查,采用光学测绘仪器、小型无人机进行测绘,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进行空间信息提取、分析与建模等。考古文博学院的“考古技术”课程则紧跟前沿技术的发展步伐,不仅教授学生如何在田野考古工作中使用这些工具,还深入探讨了如何将新技术、新方法与考古学理论相结合,让学生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深刻理解考古学的价值与意义。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考古技术”课堂,了解田野考古如何与新方法、新技术相互融合、焕发新生。


模块化教学 扎实考古理论基本功

田野教学是考古学的核心环节,而考古技术是田野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古工作者对资料进行获取、保存、分析的最基础技能,涉及考古发掘、考古摄影、考古绘图、器物修复等诸多方面。时至今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考古工作理念的进步,如今的考古学者除了必须掌握传统考古技术的方法与原则之外,还需要学会开拓思维、博采众长,利用各种数字、信息、图像技术改进流程、提高效率、获取新知。考古文博学院青年教师祁冰将考古摄影、考古绘图、考古数据库建设及基础应用、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及空间分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整合成考古文博学院的本科必修课“考古技术”,通过案例分析、操作演示、经验分享等方法,使学生了解技术、拓展思路,为接下来将要进行的田野实习乃至将来作为考古项目负责人提供相关的知识储备。



祁冰将教学内容分成多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专题,即器物摄影、器物绘图、器物描述及数据库创建、遗迹摄影、遗迹测绘、遗迹描述及数据库创建、遗迹GIS创建和空间统计等八大专题。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模块化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具体操作方法与相关理论。



田野考古涉及考古调查、考古发掘、信息采样、记录与整理等过程,为了得到更准确更深入的考古成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动用很多技术手段。可以说,现代考古学的田野工作是由许多技术组成的一个技术体系来支持的。“考古技术”这门课程将传统考古技术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讲解了一系列在田野考古中需要掌握的新技术、新方法。例如,在遗址发掘过程中,可以利用激光扫描、摄影测量和三维建模技术,对遗址进行详细的空间记录,生成三维模型,便于绘图和复原工作。考古学(文物全科方向)2022级本科生冯垚钰表示:“考古技术这门课为文科生的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帮助我们构建起考古技术的相关知识体系,当前科技与考古融合是大势所趋,通过课程学习也为我们日后从事考古研究工作打下技术基础。”


小组式实验 练好考古技能底子功

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生命源泉,一个合格的考古工作者一定是从田野中走出来的。考古学中的考古发掘、资料整理等是仅凭课堂和书本学不到、学不精的,必须要通过田野考古实习。为了加深考古学专业本科生对考古相关技术的掌握能力,授课教师祁冰不仅在课堂上结合典型案例,分模块系统讲授考古绘图、考古摄影、考古测量等田野实践方法,还把课堂搬到了实验室和考古工地,让理论与实践对接,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具体学习了专业绘图软件,熟悉了常用的数据库,并在实验课上切身体会了各种数字、信息、图像技术在考古工作中实践,提高他们对历史遗存的科学内涵、中华文明溯源的认识。



“考古技术”这门课知识点繁冗复杂、概念抽象难懂,为了让同学们都能对课堂讲授的知识听懂、学会,祁冰还为同学们建起了实践学习小组。同学们自主组成小组,对同一模块的知识点进行集体学习,并在每一堂实践课中,每组同学轮番向全班同学进行理论讲解和实践演示。小组之间还会互相“PK”,有了“竞争”的压力,各个小组为了更好地汇报,自觉形成了组会制度,同学之间分工协作,自主拓展知识内容。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合作沟通能力,还能在同辈互助中共同提高,提升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很多同学也表示,这样的上课方式使得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扎实,在互相讨论、共同准备的过程中也获得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成就感,激起了他们对相关技术应用与考古工作的兴趣。面对复杂难懂的知识点,祁冰会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解答和一对一教学,他还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建议同学们自行前往不同的考古工地中进行遗迹摄影、遗迹测绘和遗迹描述等考古技术的实践,通过整合所学知识、查阅文献资料,对考古发掘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并归纳升华,于实践中扩大求知潜力,最终养成根据具体田野考古实践需求设计具体工作方案、解决学术问题的能力。


思教协同 铸牢田野里的青春信念

仅凭着一把铲、一支刷,或是以年为单位,蹲守在探方之中,日复一日地清理土层、整理石子瓦块,或是奔走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大漠,探查文物遗址遗迹的保存情况,或是泡在实验室里对着指甲盖大小的遗迹碎片进行检测探究……这或许是许多考古工作者、研究员的日常。科研需要脚踏实地,有甘做“冷板凳”的信念和决心,考古研究更是如此,正如樊锦诗先生在采访中所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是从事文物研究工作者要练就的一门硬功夫。”投身祖国的文物保护事业,特别是扎根基层从事考古工作,更需要坚定的热爱与不懈的坚持。



“考古技术”课程不仅有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什么是田野考古?怎样在田野开展考古?如何将现代技术更好融入考古研究?授课教师祁冰将大量考古团队利用科学技术在田野考古中取得突破进展的案例融入课堂,将枯燥晦涩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案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把考古内容娓娓道来。在课堂上,祁冰还通过小组课题,引导同学们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的真实案例中发掘现实问题、探究内部原因,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的认识,提升同学们对遗址保护的意识,以及对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实验课模拟考古研究真实需求,祁冰手把手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字、信息、图像技术与考古深度融合的意义与价值,在看听练中,为学生日后从事考古科研工作打好技术基础,引导学生在学思用中,深入思考技术与考古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与途径,种下一颗注重科学技术融入考古的种子,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积极了解其他学科的最新技术进展,将其与考古工作相结合。祁冰也经常鼓励同学们多去实践,认为考古是一门实践出真知的课程,要积极主动地将专业理论应用在实践中,在实习实践中熟练掌握考古技术,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讲清、讲好中国历史故事,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作出考古人的贡献。



“我对祁老师在课堂案例上提到的考古学的重要性印象深刻,尤其是在每一次假期的实习中,我总会不经意地想起祁老师在课堂上提到的事例,每一次实践都让我对‘保护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有更深刻的感触。”考古学(文物全科方向)2022级郭建英回忆道,“祁老师是一个很有情怀的老师,他会经常不厌其烦地回复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所有问题,祁老师对待课程的态度也让我们感受到考古工作的严谨、艰辛、不易和伟大。考古工作者任重道远,我也为将来能回到家乡,为家乡的考古工作贡献力量而感到荣幸和期待。”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的发展让考古工作更加科学、准确、高效,为考古工作者追溯历史、解码文明提供了重要支持。“考古技术”课程将田野考古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实践结合,通过扎实条理的理论学习和创新灵活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技术工具,通过实践演练和案例分析,培养了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深化了学生对考古学专业内涵的理解,让学生们能够在未来的研究与工作中,将技术的精度与考古的深度结合,以更科学、更精确的方式,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愈加频繁,各种自然科学手段也已广泛应用于田野考古工作现场,田野考古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的变化,推动田野考古工作从数字化迈向信息化,对专业人才的科学素养、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考古技术”这门课程就像一颗种子,在为学生搭建起田野考古技术系统框架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技术赋能考古”的意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考古的两根线拧成一股绳,牵到他们手中。或许通过一门课并不能让学生迅速成长为田野考古技术工作者的中流砥柱,但随着考古专业学生毕业后扎根地方,将“技术赋能考古”的意识付诸在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讲好山西故事、中国故事,准确、生动地展现考古发现和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为广大基层考古工作作出贡献,或许正是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责编 | 瑄   瑄

二审 | 范艳华

三审 | 张   捷

新闻导航

山大要闻
图片新闻
教学科研
基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