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

有韧劲、敢拼搏,做科研路上的追光者——记第二十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获得者王云飞

2024-03-22 信息来源:宣传部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文字:武恩泽 牛玲玲 编辑:张馨文

日前,中国光学学会第二十届王大珩光学奖揭晓,通过对38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初评产生的40名学生奖候选人进行终评,选出学生奖获得者30名。其中,我校博士生王云飞荣获2023年度第二十届王大珩光学奖。王大珩光学奖是王大珩院士出资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的奖项,分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和高校学生光学奖,旨在促进我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王云飞的获奖离不开背后团队的付出和努力,这不仅对其个人是一种难得的荣誉,更是对其所在课题组工作的高度认可与肯定。



聚焦“世界量子科技前沿”,做不啻微茫的科研闯将

2018年,王云飞通过山西大学优才计划进入激光光谱研究所,开启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2020年,他顺利通过硕博连读考核,进入到导师马杰教授的超冷同核分子实验室,开启了博士生涯。硕士期间,王云飞近距离接触到超冷原子物理,在导师马杰教授的影响下,对相互作用超冷铯原子量子气体制备与量子模拟实验研究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他跟随课题组聚焦超冷原子基础实验研究,相继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他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SCI一区2篇、二区2篇,其中一篇刊登在国际知名SCI一区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影响因子9.185;一篇刊登于SCI一区学术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其研究的相互作用玻色量子气体局域化相变工作也被选为编辑推荐,并被Physics杂志亮点报道。读博期间,他深度参与导师主持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经过刻苦钻研实现了铯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从决定把科研当作人生奋斗目标时,我就下定决心要潜心学术、做好科研,以潜心科研为要贡献青春力量。”王云飞这样说道。

万事开头难,科研这件事情尤为不易。王云飞所在课题组从事的超冷原子基础实验研究,同其他实验研究一样,需要将理论上所描述的技术实际落地,技术越复杂往往意味着大量的实验细节。“有时候理论上可行,可实际实施起来就会有偏差,有的方案在其他实验小组经过尝试可行,但照搬过来往往还需要根据自身实验条件做大量调试。”同其他刚刚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同学一样,王云飞在科研初期面对复杂的科学仪器和研究内容显得很不适应。“这对我来说是科研入门的考验,很多时候都会出乎意料。”他进入实验室参与的第一个课题是铯原子量子气体制备,研究人员需要利用激光冷却、磁光阱等极端冷却手段将室温下的铯原子温度降至绝对零度附近,此前世界上仅有6个来自欧美国家的研究小组成功制备。面对陌生的仪器、数以百计的光学器件,实验难度很大,为了让自己跟上实验室团队的科研节奏,王云飞在那段时间里整天沉浸在实验室里学习,遇到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向老师和师兄师姐请教,一点点建立起实验的全貌,一点点恶补技术方面的基础。



不气馁、不设限,在科研的路上造炬成阳

王云飞一直记着导师马杰教授当初在研究生入学时对整个课题组的寄语:“我们所从事的实验像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运动,这场运动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和努力,这其间需要我们时刻坚持,踏实肯干,要有敢于挑战难题的勇气和信心,相信我们最终一定能够冲线!”这不仅仅是一句鼓气打劲,更是实验室师生的写照。正是在这样的氛围潜移默化下,王云飞更坚定了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克服困难,不断努力,面对艰难的实验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和勇气。良师难得,在王云飞前行的道路上,课题组的李玉清教授也一路陪伴。“李老师是一位认真负责的领路人,带着刚刚踏入研究生阶段的我迈进科研的圈子,他将复杂且周期很长的实验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带领我们深入探究,从实验的各处细节不断深化我对于‘科研’的认识。”王云飞回想起当初适应科研节奏的情形说道,“每当进行到艰难的地方,李老师会把所有的精力付之于难题的攻克。”每个夜晚下的研究所都始终亮着灯,那里的老师和同学仍在抓紧做着实验,即便是在下班后的路上,也可以经常看到李玉清老师推着自行车和一道回宿舍的王云飞,边走边推敲着白天的实验细节。“科研既是生活,也是前行的目标。”课题组老师们对科研的执着、对学术的敬畏也深深感染着王云飞,“在这里我不仅认识到了‘科研’‘学术’的严谨与神圣,这样的经历也教会了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敢轻言放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王云飞在导师马杰教授的带领下,和课题组其他成员一步步完成了超高真空系统的搭建、激光的精确稳频、电路的设计制作,一步一个脚印,六百多个日夜努力前行,攻克一个又一个问题,直到他们终于看到了铯原子凝聚的信号!“我们看到铯原子凝聚信号的那个时刻,我一直记忆犹新,激动、兴奋这样的词都难以准确描述出我们的感受。科研之路,道阻且长,想要走好并不容易,这样的经历和成果对我是莫大的激励与鼓舞。”

科研没有止境,一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另一个问题的缘起。研究铯原子量子气体只是起点,为了追寻领域新的前沿,课题组还进一步开展了关于动量晶格的实验研究,朝着更大更有挑战性的科研目标前进。在山大的这五年,王云飞成长迅速,从一名刚踏入科研领域的研究生新生,到参与多项课题的即将顺利毕业的博士生,这五年对他至关重要。“我时常在想,科研能带给我什么。我想更多是内在的改变。这段时间里,我奋力追逐着一项项实验目标,过程中学到了领域内的前沿知识,也潜移默化地锻炼了我坚韧的性格,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



以青春影响青春,以成长带动成长

科研固然会遇到艰辛,冷板凳一坐便是多年的枯燥也足够磨人心性,但是能够看到自己用汗水浇筑的花朵绽放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王云飞用“机遇”“努力”“幸运”概括自己的硕博生涯,他表示,能够在自己最美好的年纪遇到一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研究团队并有幸加入其中,做一些原创性的工作,是一件自豪又幸运的事情,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可大家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就能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在这里,我学到了努力、拼搏、攀登,也学会了团结、合作、奉献”。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再回首这段令人难忘的时光,王云飞内心满是感激,感激课题组老师的悉心指导,感激课题组同伴们的辛勤付出与通力合作,感激身处优良的科研环境,更感激拥有的宝贵机会。山西大学物理学依托现有的两个国家级基地,建立了“物理学拔尖计划班”“国家基地班”“优才计划班”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专业教学—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协同创新—国际合作—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研究团队,在他们所从事的领域发光发热。王云飞正是通过了学校的优才计划攻读硕博,正如他说的“回想起来,参加优才计划像是一切的拐点”,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他获得了许多机会与支持。在他的周围还有很多和他一样努力拼搏的年轻科研人员,他们通过学校的人才培养通道,依旧热情奔跑在自己热爱的领域。

因为被光照耀着,所以也想变成光照耀别人。在科研之余,王云飞和身边的同学选择将对科研的热爱火种传递下去。他们活跃在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弘扬科学家精神,分享自己对科学家精神的感悟,以及如何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发展结合。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们还致力于向青少年讲解科学原理,向中学生们介绍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让他们了解科学的前沿和发展趋势。“我们受益于教育,有幸遇到好的导师、好的课题,有幸加入人才培养计划,获得许多成长的机会,从本科生到硕士阶段再到博士阶段,这是人生阶段最年轻最美好的年纪,我们也希望做一些事情回馈这份‘幸运’,希望每一个选择科研的同学们不负最美时光,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他相信,以青春影响青春,以成长带动成长。

新闻导航

山大要闻
图片新闻
教学科研
基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