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

激扬青春力量 实践增长才干

2023-02-20 信息来源:校报记者团 文字:景月琦 罗晶晶 李欣怡 宋佳璟 王雅馨  王一璇 徐越 张宇辰 傅宇昊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奉献社会,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最佳方式。这个寒假,山大学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人在车站助力游子归家,有人致力于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他们不断激扬着青春的力量,共同书写时代华章。


奉献青春 赓续前行


2022级 新闻学院 王昕越


赓续红色文化,志愿服务家乡。2022级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王昕越家在安徽省金寨县,这里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曾走出洪学智、皮定钧等开国将军。“一抔热土一抔魂”,家乡积淀的红色文化不断激励着她以青春之我为家乡、社会奉献力量。

寒假期间,王昕越加入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金寨革命老区联合帮扶项目,负责金寨革命烈属的调查和统计工作。该帮扶项目希望通过深化长三角慈善一体化合作与发展,增强区域凝聚力,带动形成社会力量参与革命老区建设,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一丝不苟,锲而不舍。她的家乡金寨县深处大别山腹地,为细致了解每一户烈属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志愿者们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进行了细致的入户核查。尽管下乡走访工作漫长又艰辛,沿途辗转颠簸,她克服种种不便和困难,坚持完成了工作。在这期间,她跟随各社区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深入基层,看望了在革命战争年代三岁失怙的烈士子女,拜访了104岁的金寨县红军失散人员,追寻红色印记,探访这片红色土地,领略了鲜活的生活图景。

感悟志愿真谛,坚定服务理想。在这趟旅程之前,王昕越从未如此深刻地认识到志愿者的含义,志愿是在九曲十八弯的山间小路颠簸,在沙尘飞扬的田间地头攀谈,是让一颗颗红色种子扎根沃土,无怨无悔,甘之如饴。

志愿连接你我,善良铸就底色。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下定决心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中,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善意与关怀。


芳华待灼 砥砺深耕


2021级 电力与建筑学院 史菁阳


我们都是单翼的天使,只有相互拥抱才能飞翔。2021级电力与建筑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史菁阳积极参与到“大同南站春运志愿者暖冬行动”中。她表示,参加志愿活动不只是为了消磨闲居在家的寒假时光,更是想在社会实践中找寻自我定位,用所学知识为家乡奉献一些光亮。

在这次志愿活动中,史菁阳负责依照车次电子屏,为旅客指引所乘车次的具体检票口位置,在人流量较大的换乘作业时,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在检票连廊处向旅客指引正确的换乘路线方向,疏通旅客,避免踩踏拥堵事件发生。即使整日马不停蹄地忙碌,她心中的温暖与热情也未有丝毫退却。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时光缱绻,葳蕤生香。她曾在志愿服务时帮助了一对老年夫妇,这令她印象深刻。当时两位老人不仅领着两个小朋友,还拎了许多东西。老人不清楚检票操作,站在候车室的电子屏前有些不知所措。车站的志愿者们发现后,不仅帮助老人找到相应的检票口,还帮他们搬运了行李。她解释道:“这种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志愿工作是很有意义的,是真的可以去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大话了。”志愿服务就是这样一项崇高的事业,在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治愈着自己,让自己感受到被需要的温情,领略到自我价值的内涵。

当时正值春运期间,客流量庞大,志愿工作难免会手忙脚乱。史菁阳感慨道:“不上高山,不知平地。有些知识要在实践中才能学到。”有时候换乘人流交杂,乘客很容易理不清头绪,志愿者在第一次作业的时候就出现了有旅客随着另一拨人流走错口的问题。当然,遇到问题后,他们及时增添人手,利用喇叭来维持秩序。有了之前的经验,大家再次开展换乘工作时心不慌,手不乱,整个车站变得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青春当以马甲“红”为底色,流年如歌当有热血激荡作陪。史菁阳呼吁大家热情投身志愿服务中:“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少年步履永不停歇!”


反哺家乡 实践先行


2021级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吉心雨


2021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吉心雨积极响应共青团临汾市委号召,在寒假期间参与了“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怀揣心愿,付诸实践。吉心雨参与校内募捐活动宣传时,她看到了许多同学主动捐款捐物,这让她内心有了强烈的愿望——给更多人带去温暖,传递正能量。对于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从象牙塔到社会的缓冲。吉心雨热爱家乡,渴望为家乡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因此对这次实践活动格外重视。

青春兴晋,强国有我。吉心雨在这次实践中担任临时团支部副书记,组织参与相关志愿活动和政务实践,帮助促进“返家乡”活动顺利进行,让更多人了解家乡、感触家乡、建设家乡。



传承体育精神,积蓄青春力量。2月3日,吉心雨与同伴们带领小朋友们来到临汾市射击射箭中心参观,他们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了射击尝试。在射击射箭中心,吉心雨收获颇丰。她不仅了解到这里曾培养出了赵若竹、苗婉茹等优秀运动员,还见识到了专业记者的高水平工作能力,内心激动之情油然而生:“我感受到了射击的魅力,也体会到了临汾市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希望自己能够切身投入到临汾建设发展的浪潮中。”“一方燕子衔一方泥”,吉心雨儿时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如今在反哺家乡的路上,她用自己的行动让更多小朋友感受体育精神的魅力,汲取前行的力量。

吉心雨十分感谢家乡给大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平台,自己的辛苦不足为道。“生于斯,长于斯。家乡哺育了我们,我们有能力了也要感恩、反哺家乡。”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家乡的持续发展奉献青春力量是无数山大学子坚定的选择。


服务社会 体现价值


2022级 新闻学院 王佳雨


寒假里,2022级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王佳雨跟随县团委参加了“大扫除,迎新年”社区志愿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她帮助社区空巢老人打扫屋子、贴窗花,为新年做着准备。在为期三天的送春联活动中,她在旁协助书法家铺纸磨墨,整理春联,向前来领春联的居民们介绍书法艺术。这个寒假,她不仅为社区的空巢老人送去了温暖,也学习到了众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更锻炼了自己的社交能力。她说:“用自己的努力换来整洁的环境和居民们的笑脸,是一件特别骄傲的事情,这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向警予说过:“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王佳雨在以前只参加过零零散散的社区服务,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有规模有组织的志愿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对她来说是一次成长,让她收获了一种幸福感和获得感,并真正体会到了“价值”二字的意义。“在年末送春联活动中,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家,和他们一起畅谈对新的一年的希望。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小城人民的幸福感。”王佳雨说道。

王佳雨也从带队的志愿者老师身上收获了许多,他们的热心和细致让王佳雨收获良多。她明白了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传递爱心的过程。这次全新的志愿体验使她感受到了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变,也深刻改变了她内向的性格,让她变得更加自信。王佳雨说:“志愿活动是我们最好的实践课堂。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收获快乐,得到成长,也会更加明确自己的价值。我以后也会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躬行实践 受益匪浅


2022级 考古文博学院 张银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2022级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专业的张银选择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来度过寒假的时光,为自己的青春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张银先后参加了车站和社区的各种志愿活动:在车站疏导站台坐车回家的人们,维持车站秩序,为方向感不强的旅客提供耐心周到的问询服务,让回家的人更加安心。在社区,她作为志愿者负责统计社区每户的老年人情况,为社区后续分发医疗包提供参考数据,提高医疗包分发的效率,保障社区老人的健康,增加社区生活幸福感。在此之前,张银就多次参与志愿和实践活动,获得“优秀志愿者”的称号。此外,她还参加了社区老人家陪伴服务,表演小品,为空巢老人带去快乐,送上祝福;她还去了儿童福利院,以姐姐的身份给孩子们送去温暖;曾参加线上云支教,为山区的孩子们提供课业的辅导。

“不同于以往的志愿,这次寒假的志愿服务工作让我更多地感受到了一种群像的丰富性而不是单一个体的独特性”,张银谈道。她在站台完成志愿任务时,一波波人群从身边走过,眼中尽是匆匆赶路的背影。在这期间不断有陌生人找她问路,她为路人细致指导方向,从只言片语中深切感受到他们藏在口罩下感激的微笑,面孔已经模糊,但微笑长存于心;她敲开社区一家家的门,挨家挨户地收集数据,通过这种方式看到了不同人的生活状态:有独自抚养两个老年人的中年女子,也有空荡荡的家里住着一个安安静静的老人,还有伴着孩童欢笑打闹声的温柔母亲。面对陌生人的冒昧来访,每个家庭都呈现着不同的态度,张银耐心沟通、仔细询问相关信息、认真记录,确保自己的工作不出现一丝纰漏。



在志愿服务中张银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今后的人生里他们会一起去帮助更多的人,她谈道:“与他们相处,让我感受到人其实是多元而有趣的,一些善良真诚的美好值得我们去感悟和发掘。”她在整个过程中感受到了生活之难,变得更包容和豁达,也真正认识到了世界上的百态人生,只有彼此尊重、互相扶持才能寻找认同、确认价值。张银认为最大的收获是理解了志愿活动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不是志愿表上的时长记录,不是“优秀志愿者”的荣誉称号,也不是过度解构的价值抬升,而是在爱与被爱中感受到的温暖。

涓涓细水可以汇成江河,滴滴爱心可以凝成七彩。张银认为参加志愿活动是永无止境的,即使自己做的事是有限的,但能给他人带去一点点纤微的温暖,让人们在困境之际感受到一丝社会的爱意便足矣。“人生活在一个有氧的环境里,燃烧是一种氧化,生锈也是一种氧化,但我选择了燃烧。”这句话承载了张银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理解,她还会继续不停歇地做着自己钟意的事,爱所爱,行所行。


林涛阵阵 志愿未歇


2021级 生命科学学院 喻桂琴


2021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喻桂琴来自贵州省铜仁市沿河丰岩村,那里群山环绕,有郁郁葱葱的山林,林涛如海。在寒假期间,她主动参加了当地宣传的“清山护林”行动,尽自己的一份力来保护山林。活动中她以踏实的行动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努力在他人心中播下名为“防火护林”的种子,让更多人明白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为家乡的发展出了一份力。

绿水青山,碧海蓝天,世代相依,和谐共生。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这一代年轻人主动担起了重任。挨家挨户地走访,张贴宣传单,捡起山林中漫山遍野的垃圾,在近一个月的活动中,喻桂琴没有叫过苦,反而更深刻地意识到了向人们宣传清山护林的重要性。观念先行,奠定生态之基;实干为笔,绘出山水宏图。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之需、自然之愿,也是你我之责。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才可搭建留得住乡愁的精神原乡。物质的高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智慧之语,殷殷回响。“树木是人们具有良好居住环境的基础,但是想让所有人都明白树木的重要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要我们更多人的努力和行动。”喻桂琴在采访中这样说道,她呼吁着更多人加入到其中。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勠力同心、久久为功的社会合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草木滋长、让鸟兽翱翔,才能看到碧波荡漾、草木青青,才能谱写下“万里江山恣意开”的生态华章,共绘山水宏图!

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发展之道。在走访过程中,她看到了老一辈人让山林休养生息的智慧,也看到现在仍有人漠视这片美丽的山林。让更多人明白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这就是喻桂琴本次活动努力的方向,也是无数人的愿景。

“作为一名志愿者,最需要的应该是明白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什么可为,如何作为。”青春是充满活力和创造的,要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做有为青年,披荆斩棘,不负青年时,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她一直在路上,以青春之名,奋斗之姿,绘新时代新华章。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2022级 经济管理学院 韩梦琪


2022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的韩梦琪在寒假期间响应“保护母亲河,爱在秭归”号召,参加了由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委组织的“庆元宵——保护母亲河,爱在秭归”环保公益活动。

元宵节前夕,这项由秭归县委牵头,联合县水利局组织的活动开放招募志愿者通道,众多返乡大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她也和朋友一起报名参加了这项活动。“我在大学里学到了许多的社会实践知识,希望可以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聊到参加这个活动的初衷时,韩梦琪的回答简单明了,“在社会中实践对我而言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可以让我的假期过得更加充实。”

长江自喀拉丹冬雪山,从西至东,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就是这样一条大江在东去时被三峡大坝拦截,自此“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但由于水流在此处变缓的原因,为当地带来了很多水资源污染问题,当地一直对环境问题十分重视。韩梦琪所在团队来到当地离长江最近的地方木鱼岛,首先进行一轮简单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确认没有易燃易爆物品后,再以小组的形式对周边污染物进行扫除。正值正月,当地人流量密集,燃烧后的烟花爆竹碎屑和塑料用品最难被清理。顶着呼啸的寒风,志愿者小组以拉网式迅速散开,将这些不可降解垃圾收拢集中处理。之后,她们又将宣传横幅挂在附近,利用相关公众号进行宣传,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加深公众的环保理念。“我曾经长在长江边,现在能够通过自己的所学来保护长江,对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韩梦琪说。

元宵佳节,西陵峡畔,滚滚长江的壮阔景象映入眼帘,成为假期陪伴韩梦琪的一盏花灯。“我曾经也参加过一些志愿活动,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韩梦琪说,“除了个人能力的提高和阅历的增长,我还能切实地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当志愿服务走入家乡,山大学子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用真情传递温暖。

社会实践是青年与社会有效沟通的桥梁。这个冬天,山大学子发挥学科特色和自身优势走向基层,走入社会,在实践中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山大学子将继续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奋斗的征途中与祖国同行,成就更闪耀的青春。

新闻导航

山大要闻
图片新闻
教学科研
基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