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8 信息来源:教师工作部
张明芳,1962年9月生,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外电影史、电影美学、影视文学理论研究。承担的主要社会职务有:山西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平遥国际电影节评审组组长、山西省委宣传部电影局评审专家、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等。在将近40年的教学生涯中,张明芳老师无论在教书育人,还是在学术科研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获山西大学“任靖玺、魏君乔敬业奖教金”“十佳青年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年级主任”等荣誉。所指导的研究生屡获“国家奖学金”。先后在《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中国电视》《当代电视》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了《影像记忆》《节日的视觉盛宴》《与栏目同行》等专著;主持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科技厅等项目共计16项。2020年带领本学科专业团队积极进取、奋力拼搏,最终取得了戏剧影视专业自创建以来,首次获批国家级和山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资格,开辟了该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东西南北春常在 唯有师恩留心间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面有这样一段台词:“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而张明芳的学生们正如电影所述,被她如“珍宝”般爱护和珍视。
如果说三尺讲台是她传道授业之地,她以自己丰厚的学养与渊博的知识为学生们奉上一堂又一堂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那么,现实生活则是她关爱学生之所,她以自己对生活与生命的丰富理解,以慈心与爱心为身边的学生答疑解惑,尤其是解思想与心灵之惑,对他们生活和学习诸多方面进行方向性的指引,她也因此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芳姐”。
1992年,时年30岁的张明芳担任中文系92级甲、乙两个班108名新生的班主任,那年是她第一次做班主任。当时很多学生来自农村,有些在生活上相当困难,她想办法帮助他们申请学校的贫困补助,因名额有限,个别同学未能成功申请,她便拿出自己的钱悄悄补贴。课堂外,学生们也总是喜欢与她沟通交流。男生们喜欢看球赛,九十年代初宿舍条件差没有电视机,张老师家必定是第一选择,女生们有什么心事,也会跑去找她倾诉和表达。至今,92级的学生们提起当年的诸多往事,仍会眼热心动,感慨万千。
现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的任孝温,正是当年92级中文系学生中的一员,她在“芳姐”不断的鼓励和支持下持续深造,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并多次当选苏州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她在获奖时动情说道:“此时,我最想对我的大学班主任张老师说一声谢谢!感谢她曾经对我们那一批孩子的爱与关怀,感谢她慷慨给予我们承托与力量。她始终是我心中最美最爱的老师。不要问我为什么善待你们,不仅仅因为你们值得,更因为我曾经被我的老师引领和爱护。我知道一个孩子被善待的滋味是什么,是甘洌、快乐、幸福与鼓舞……。你们不要感谢我,我只不过是把爱的力量传递给你们。我仅是个二传手,把自己曾经从班主任老师那里得到的爱再次传递出去。让我们一起感谢爱的源头,感恩那个愿意对学生付出爱的我的班主任——张明芳老师!”
字斟句酌细推敲 呕心沥血育新苗
“她喜欢把双手插在裤兜里讲课,讲课时不时发出爽朗清亮的笑声,她说话很柔和,但总能透出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她留着短发,干练爽朗。她讲电影、聊文学,但更多的是讲授生活的真谛、做人的原则,因为她常说文学即人学,一部电影就是一段人生。”《生活晨报》记者王祺如此描述她眼中的张明芳。
张明芳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多年兢兢业业、勤勉谨慎地工作。在她刚毕业留校任教时,《基础写作》《公文写作》两门课由她主上。尽管这两门课略显枯燥乏味,但她总能将它们讲授得有滋有味,甚至还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上过这两门基础课的同学回忆说,她课上讲得生动活泼,但课下的作业要求却特别严格,大到谋篇布局,小到标点符号,甚至“的”“地”“得”这几个词的正确运用,都会严格把关,每一篇作业都会用红笔勾勒出问题,并给出中肯的评语。毕业多年后,仍有同学还存留着当年的作业本,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她批改的红色字迹和那些语重心长、充满鼓励的评语。
1996年,因学科发展需要,她转换研究方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继续深造,获得电影学硕士学位,后又在北京师范大学、日本立教大学等地访学,逐渐成为山西影视学专家。多年来她负责戏剧影视学专业《中国电影发展史》《外国电影发展史》等本科生课程教学,同时还肩负繁重的研究生教学任务,但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教学,她都踏实认真地去对待,备好每一节课的内容、上好每一次课,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在学科教学标准建设、教学内容改革、重点项目推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建设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
在对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她以普及基础知识为主。她带着学生们观各类电影,品各色人生。她说:“经常有学生下课后还会一直跟着我,让我给他们推荐影片,或是一起谈论电影,有时候,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对研究生教学则是以引导科研为主,连续几年她所带的研究生因科研成绩突出,屡获表彰。其中,路丽莎、秦兆敏、王芝颖等同学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学生获奖数量创文学院历史新高。学生张冉导演拍摄山西大学“五四青年节”献礼MV《少年》、“建党百年”献礼MV《星辰大海》和山西大学文学院招生宣传片,获校内外广泛关注。
立足实践促教学 与时俱进谋发展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张明芳也与时俱进,以“空杯”心态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在充分结合学科自身特性、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层面实现有益的探索和突破。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她发现有不少学生或热衷于剧本创作,或钟情于拍摄实践,于是她将毕业考核方式拓展为“毕业论文、剧本创作和拍摄作品”三选一,充分发挥学生所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创作的积极性。其中,韩婧等6名学生创作的作品受邀在平遥国际电影节“平遥一角”作分享;张丑时、相伟达拍摄的毕业短片受邀在汾阳短片节播放;张丑时作品《回乡偶书》入围第七届“两岸大学生影像联展”。
在高质量完成教学计划内的授课之外,她长期致力于开拓学生视野,为帮助学生更快更早地接触和学习到专业内前沿知识,多次亲赴北京,邀请业界顶尖专家来校传道授业。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燕教授等都曾为同学们讲授过电影学方面的前沿动态及发展趋势。这些极具指导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们受益匪浅,极大启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形成本专业教学热烈活泼、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新气象、新面貌。
除此以外,她还凭借自己多年一线教学经验,探索研究理论、实践和辅助社会教育“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即一方面突破学科知识的壁垒和界限,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过程;一方面与山西电影业界充分融通,多维度参与山西文化建设,助力三晋影视文化影响力提升。
她连续五届担任平遥国际电影节审片组组长,全程参与全部审片工作,把好政治关、艺术关,精益求精推出有影响力的重量级、标杆性电影作品。她还担任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评审组组长,把握正确创作导向,遴选出《李司法的冬暖夏凉》《铁血阳泉》等切实能够代表山西水平的优秀作品。连续多年参与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电影电视项目评审,参与山西省广电局网络处电影微电影等项目评审,参与山西省广电局电视剧处电视剧项目评审,助力《于成龙》《右玉和它的县委书记们》等一大批优秀山西影视作品在央视等主流平台播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漫漫人生路,拳拳切切心。几十年来,张明芳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就像美国的乔·卡巴金在其《正念》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若此时此刻你并不试图要去哪里,自然就会有耐心了。万物总会在该来的时刻自然展现,季节催不得。就像春天一来,草就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