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

立德树人好老师丨躬耕教研一线 静待桃李芬芳——记山西大学2023年度“优秀青年教师”获得者王兴超

2023-09-11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处

王兴超,现任山西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中国心理学会网络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和秘书长。2018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以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方式入职山西大学;201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获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020年、2021年依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先后在SSCI和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等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10多篇,在谷歌学术被引用3800多次。担任多个SSCI、CSSCI核心期刊审稿人。相关成果曾获得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二等奖多次。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他始终秉承吃苦耐劳精神,教研并进,挺膺担当,敢想敢为,奋斗创新,驰而不息。

坚定信念牢记初心,担当使命奋斗创新

作为一名信仰坚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王兴超在政治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了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学习党中央、教育部、省委和校党委下发的相关材料。身为人师严格遵从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爱岗敬业,勤奋踏实,立德树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自觉提高师德修养。青年一代责任在肩,是新时代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王兴超不断学习党的历史,总结、传承和发扬党的宝贵经验;努力通过各种教学、科研实践提高自身素养;胸怀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奋斗,不但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有勇于创新的胆识。他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将青春奉献在新时代伟大事业的火热实践里,奉献在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里,奉献在传道授业的教育事业里。

潜心科学紧跟前沿,积极交流创新不断

作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王兴超挺膺担当,以极高的学术热情潜心于科研之中,心无旁骛,踔厉笃行。近些年,先后在Journal of Personality、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等SSCI一区和二区期刊,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等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10多篇。同时,担任Child Developmen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与行为研究等中外核心期刊的审稿人。丰硕的研究成果和科研成绩为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传播,提升中国学者的国际学术话语权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论文只是其科研的一部分,王兴超近五年还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2019年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形成机制和防范研究。2020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伴侣低头行为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2021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累积风险视角下的青少年欺凌行为研究。2022年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指令性项目):基于市场主体培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科研成绩无法一蹴而就,学术创新更需不断交流。为了解学术最新动态,把握研究发展前沿,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众多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拓宽科研视野。近五年多次参加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网络心理委员会、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国际学术会议等学术大会,并作为特邀专家作大会报告、重点报告、专题报告等。

专注研究善作善成,硕果累累功不唐捐

在科学研究这条道路上,长期以来的全身心专注带来的不仅仅是量的丰硕,更是质的斐然。目前为止,所发表的论文在谷歌学术被引用3800多次。同时,近些年多篇论文荣获奖项。论文Childhood maltreatment,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adolescents' cyberbullying perpetration: Fathers' and mothers' moral disengagement as moderators荣获山西省2019年度“百部(篇)工程”一等奖(排名第一);论文《道德推脱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荣获山西省第八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论文《观点采择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荣获山西省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2022年论文《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从红白颜色、左右位置和正斜字体的维度》荣获山西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论文《交往不良同伴对男性未成年犯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荣获山西省第十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论文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among Chinese adult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荣获山西省2018年度“百部(篇)工程”二等奖(排名第一)。

言传身教悉心培养,呵护学生润物无声

在科研领域深度耕耘的同时,作为“双肩挑”教师,王兴超从未忘记过教书育人的职责;自任教以来恪尽职守,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强调学生在学习与科研中要有“批判精神”,用发散性思维提升自我能力。同时,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以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和为人师表的教师要求而深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作为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导师,王兴超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有谆谆教诲,更多的是言传身教。教学与科研并重,珍惜时间的他就像驻扎在办公室,无周末无休假,无论早晚无论节日,在办公室总能看到其身影。以身作则之下,学生们也无一不跟老师学习,走出宿舍走进图书馆,遇到问题直奔办公室,想要得到帮助时老师从未缺席。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不要求所有人都走同样的道路,而是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意愿对其采取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引导学生找到学习兴趣,乐在其中,以高效率来提升科研能力。积极的心态使然,遇到困难时,总是带着学生一起闯关夺隘,攻坚克难;碰到瓶颈时,每每平心静气,斟酌研究,打磨细节。在科研上的严谨细致于指导学生论文写作之时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论文数据反复确认,行文细节不断修改,一篇论文常常需要改稿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学生都常常陷入困境,自我怀疑,而老师始终不厌其烦,耐心鼓励。正因如此,王兴超的学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对待自己的学生,尽心尽力是其态度,悉心呵护是其方式。学习上的严格要求与在生活中的关心照顾从不矛盾,学生的情况无论是学术还是日常均有所了解。随和的性格和细心的体察,学生们笑称自己的导师如一个“老父亲”一般。力所能及地为学生提供帮助,润物无声般给予学生温暖,尽其所能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汇聚资源凝聚力量,带领团队浇灌希望

攀登学术的高峰,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团队的协作才能到达顶峰。2018年入职山西大学后,王兴超组建道德心理与行为课题组,开展了多项心理学研究。例如2018至2020年对山西省2400多名青少年进行了追踪研究;疫情期间,克服种种不利影响,最终顺利完成多种风险因素对青少年欺凌行为、心理健康影响的3年追踪研究数据库的构建。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学生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和提高,更体会到了老师们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精神。

良好的团队环境往往能激发出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们在课题组的帮助下,潜心钻研,刻苦学习,犹如春风下成长的小苗,各处开花。科研方面,指导课题组研究生近三年先后在SSCI一区、二区以及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4余篇。课题组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累计7人次。良好的科研成果使得课题组的5名研究生近两年顺利以申请审核的方式考取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王兴超指导的2020级硕士研究生乔钰然同时被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同时注重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培养,2021级硕士研究生卢睿获得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硕士研究生的努力功不唐捐,本科生的学习也卓有成效,指导的本科生史浩凌、曹心蕊分别获2021年、2022年度“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为一名优秀青年教师,在从教工作中,他始终秉持以育人为天职的教育理念,严谨治学,潜心学术研究,为教育事业与科研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多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对自己一直以来投身于教学与科研的肯定。探求真理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他不惧摔打与磨练,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不畏困难与挑战,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带领团队浇灌希望,奔向未来,勇攀高峰。

新闻导航

山大要闻
图片新闻
教学科研
基层动态